縣區發展巡禮| 龍川打造工業化創新驅動示范基地
美麗的龍川縣城。陳仕平 攝
閱讀提示
《南方日報》近日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緣何在山區崛起?”為題,洞悉龍川縣通過“轉思路以全產業鏈轉移致勝”、“ 執行多拼一步拼落戶拼動工拼投產”、“ 創新多拼一步參與珠三角產業分工”三大啟示,在不到4年時間內成功逆襲……
最后揭竿而起的這種逆襲并非偶然,鋪墊一直在進行,有事實為證:今年春季經貿會簽約13 個項目,摘得全國首個“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牌匾,佗城景區大改造,“十大改造”項目……這些都是2016年在龍川人耳邊繚繞的字詞。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過去一半之際,龍川縣緊密對接省“三大抓手”,扎實推進市“三賽”和“三大工程”,深入實施縣“四大會戰”,在推動產業一體化,打造建筑工業化創新驅動示范基地以及實施融入深莞惠(3+2)經濟圈戰略作為發展新引擎的同時,蓄力以“十大打造”對接“東進戰略”,開始著千年古縣的“南融行動”。
龍川縣2016 年春季經貿系列活動簽約儀式。
13個項目拉開長卷,全國首個牌匾為產業“點睛”
經濟一體化必須有產業支撐,縣區城鎮化要與產業融合發展,也需要有標志性產業引領,從此前看,僅靠單一、零散的產業的確勢單力薄,龍川縣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難度。然而,今年初,來自全國的投資客商、國家及省級熱泵行業、現代建筑產業專家、空氣能生產企業及空氣能產品經銷商共2000 多名代表云集于龍川縣共襄盛舉,共同見證龍川縣開年的第一份喜悅碩果。在今年的春季招商會上,龍川縣共簽下13 個項目,其中企業簽約項目12 個,銀行融資項目1 個,項目投資總額達66.3 億元,簽約企業涵蓋電子科技、空氣能項目、現代化建設產業、高科技農業研發、公共服務項目等領域。
龍川牽手新項目,勢必注定在2016 年蓄力騰飛。在這場峰會上,為龍川整個產業鏈發展起到 “畫龍點睛”之筆在于——龍川獲得“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這也是全國首個被授牌的空氣能產業基地。回望發展的旅程,龍川縣通過“抱團”招商將20 多家空氣能制造企業引進園區,實現集群發展;建設了省級空氣能檢測中心,籌建省級研發中心,逐步形成了從研發到制造到檢測到銷售的產業體系,空氣能產業鏈條基本形成。目前,空氣能檢測中心項目正在抓緊建設當中,有望在今年內正式交付使用。
抓準資源優勢,重點打造旅游強縣
龍川是“千年古縣”和“原中央蘇區縣”,擁有豐富的古文化和紅色文化,在提升旅游產業大會戰的工作上,龍川縣并沒有少下功夫。龍川縣堅持“突出五色旅游,實施五大提升”,在現有基礎上打造五色旅游,即以佗城文化旅游產業園區項目建設為龍頭,擦亮千年古邑品牌發展古色旅游;以中央蘇區留守紅軍紀念園項目為龍頭,擦亮中央蘇區縣品牌發展紅色旅游;以霍山景區保護開發為龍頭,打造綠色康體游和農村休閑目的地,發展綠色旅游;以豐稔綠譽油茶基地為龍頭,輻射帶動全縣油茶基地建設,擦亮全國油茶示范縣品牌,發展金黃色旅游;以東江水資源、佗城溫泉、黎咀礦泉資源的保護開發為龍頭,建設礦泉保健養生基地和水產業園區,發展銀色旅游。
目前,龍川佗城景區項目、霍山景區保護開發項目、佗城溫泉項目、九龍潭項目等4 個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如引進外資改造升級霍山景區打造了河源市首條玻璃棧道,建設佗城文化旅游產業園,推動了一批老景區景點的升級改造。另外,佗城景區改造也聘請了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深圳中營都市研究院總設計師陳可石教授擔任總設計師,引領佗城打造成為全國著名旅游古鎮和南中國旅游集散地。
此外,豐稔綠譽農業休閑服務區等新景區景點的開發,七峰山旅游景區、知青部落龍飛度假村、豐稔綠譽休閑農業服務區、鹿湖禪寺和4 個省級旅游貧困村等項目建設也正在積極推進當中。
龍川縣相關部門明確目標,力爭到2018 年底,新建旅游景區6 家,建成國家4A 級景區2 家,評定國家四星級酒店3 家,榮獲3 個品牌認證,成功創建廣東省旅游強縣。到2020 年底,建成國家5A 級景區1 家、4A級景區3 家,成功創建中國旅游強縣。
聚力實施“四大會戰”,助推龍川全面“新城代謝”
只要花朵開得茂盛,蜂蝶自然會前來。能夠引來企業投資,龍川其實也有自己的優勢:交通便利,物流網絡發達,“十三五”期間,贛深高鐵、杭廣高鐵、廣河客專經過龍川并設站;生態良好,資源豐富。擁有豐富的旅游、土地、勞動力資源;產業集聚,發展后勁足;政策優惠,服務保障到位,園區享受省政府提供的辦事“綠色通道”、“零收費區”和保障電力供應等各項優惠政策,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貼身、快捷的保姆式服務。
這些優勢,正是龍川縣實施“四大會戰”,城市擴容提質,提升交通產業、旅游產業等帶來的成效。在今年上半年,龍川“四大會戰”也取得階段性進展(以下“四大會戰”數據截至5 月29 日)。
公路交通大會戰快速推進。據了解,龍川縣今年推進23 個項目,其中,《龍川縣“十三五”交通規劃》和《龍川縣交通規劃(2015-2035)》編制工作穩步推進,贛深高鐵沿線設計勘探在老隆、佗城、義都三鎮全線進行。汕昆高速龍川段施工全線鋪開,進度在全市3個縣中最快。河惠莞高速控制性工程已施工建設,即將全線開工建設。佗城大江橋改建和引道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3%,迎賓大道基本完成征收任務,正在緊張施工當中。有軌電車、杭廣高鐵、青鳥航空通用機場等前期工作正扎實有效推進。國道G205線龍川縣城段改線工程、S227線龍江大橋及引道工程、S227 線豐稔蓮東至縣城段一級路改造工程、西縱路項目、803 車站北移項目均成功入選2016-2017 年省級交通專項資金建設項目。
城市擴容提質大會戰穩步推進。今年推進23個項目,其中,《龍川縣城總體規劃(2008-2030)》修編工作已完成,兩個地標性建筑分別選址在文化廣場和泰華城;龍川東出口路面已完成瀝青鋪設,西出口迎賓大道已完成715畝征地和主干道路基填土、橋梁架設等工程建設。京九鐵路下穿隧道工程已完成投資3000 多萬元,東江一橋至四都路段堤防工程的主干道路基本貫通。特色農產品加工基地、“海鐵聯營”無水港物流園、一環路、建設大道升級改造項目、幸福大道新建項目、沿江西岸親水步道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
園區擴園增效大會戰順利推進。今年推進17 個項目,其中,成功舉辦2016 年春季經貿系列活動暨中國空氣能產業年度峰會,簽約項目13 個,項目總投資額達66.3 億元,其中簽約空氣能項目8 個、在談空氣能項目22 個。龍川縣被中國節能協會、中國熱泵產業聯盟認定為首個授牌的“中國空氣能產業基地”。今年1—4 月,實現工業園區工業總產值 15.38 億元,比增6%,工業增加值4.4 億元,比增 8.3%,完成工業園稅收收入0.61 億元,比增15.7%。
旅游產業大會戰扎實推進。今年推進12 個項目,其中,霍山旅游風景區升級改造項目已完成空中棧道建設1000 米,佗城景區抓緊建設南門古渡碼頭;“蔬菜基地+鄉村游”項目、仰天堂革命遺址及產業園建設、中央蘇區留守紅軍紀念園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今年1-4 月,全縣接待旅游人數 126.23 萬人,同比增長12.9%;實現旅游收入10.2 億元,同比增長12.6%。
龍川江景。陳仕平 攝
愿放實招,爭當融入深莞惠排頭兵
在全面實施融入深莞惠(3+2)經濟圈戰略上,龍川通過考察后再出“實招”,并形成以項目統攬發展全局的思路,以“十大打造”對接“東進戰略”、實施“南融行動”,全速推進 “五個一體化”進程,爭當融入深莞惠排頭兵。
想爭當排頭兵,就需要動起來,思路要動,行動也要動。龍川縣委、縣政府貫徹執行市委提出的把“五個一體化”落實到項目中的工作要求,圍繞交通、城市、民生及三大產業,主動作為,積極對接,攜手對口幫扶單位深圳寶安區,重點推進“十大打造”工程,以項目和產業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深程度上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
“十個打造”如何打?
首先,龍川縣通過打造復制深圳桃花源科技創新園的新模板、打造“前店后廠”“總部+基地”及“寶安+龍川”的景旺模式、打造省級現代建筑工業聯盟和把寶安(龍川)產業拓展城打造成省級“三城聯動”共建標桿“四個打造”,加快推進新興產業發展一體化。
“三個打造”:即把龍川打造成深圳旅游終端及養生腹地,把縣城“一江兩岸”打造成寶安龍川共建示范帶,把新組建的龍川技工職業學校打造成人才培養、職工教育示范性基地,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一體化。
打造一個寶安區的綠色、有機、環保的食品生產基地、中醫藥材種植基地,加快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發展一體化。
加快以高鐵、高速、通用機場為重點的交通項目建設,打造一個廣東省批發市場集聚地、南北貨一站式物流采購(批發)中心、華南商貿物流之都,加快推進交通物流運輸發展一體化。
握在手中的八大項目,如何實現經濟南融?
把龍川打造成生態優美入粵第一縣,唱好“山歌”、念好“水經”,加快推進環境保護一體化。
握在手中的八大項目,如何實現經濟南融?
深圳東進,河源南融,龍川融入深莞惠的步伐從來都是又好又快。現已出任龍川縣委書記的黃添勝表示,“園區不僅承接轉移,更要參與珠三角創新產業分工”。而八大項目正好從年初謀劃,僅在短短5個多月時間,龍川在八大項目上打開缺口,實現跨越性突破,全力搶占制高點。這八大項目又該如何將深圳寶安與河源龍川對接,打開發展的新引擎?
打造寶安(龍川)產業拓展城
深圳寶安與龍川將共建寶安(龍川)產業拓展城,并將此城與寶安正在規劃建設的先進制造產業城、科技創新產業城和寶安(龍川)產業拓展城實行統籌推進,形成“三城聯動”產業鏈條,打造獨具特色的共建園區發展模式。
寶安(龍川)產業拓展城規劃建設12.6 平方公里,用于承接寶安區的“外溢”企業。產業拓展城建設擬分三期完成,首期為已經規劃控制及完成征地的350 畝工業用地。今年計劃將建設10 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讓企業拎包入住。據悉,目前寶安、龍川兩地已經共同注資成立龍川縣寶龍工業園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拓展城開發建設,按照“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共同招商、共享兩地政策”,全力推動拓展城建設。
打造建筑工業化創新驅動示范基地
龍川啟動申報“ 廣東現代建筑工業化百年工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工作,以落戶該縣工業園區的廣東邁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為發起單位,聯合行業的骨干企業、核心企業與國內相關領域優質高校、科研機構等,按市場經濟規則聯合組建建筑工業化聯盟。
申報組建創新聯盟是龍川縣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項“ 秘密武器”。這項 “秘密武器”將發力建筑工業化領域,在政府的引導扶持下,以產學研建合作及市場運作,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三鏈融合,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開創建筑工業化新模式。
鶴市羅樂村打造生態旅游試點鎮
吃客家飯、喝客家水、唱客家歌、賞客家景、品客家文、做客家人,看得見水、玩得了水,可休閑享受農家生活。
今年以來,按照市委張文書記給出的“金點子”,龍川全力將鶴市羅樂村打造成生態旅游試點鎮。目前,已經邀請專家對羅樂村進行“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的規劃,并開始招商工作。
復制寶安桃花源科技創新園的新模板
深圳寶安桃花源科技創新園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上市掛牌企業有318 家,園區現有孵化企業266 家,位列深圳各區之首。
據初步協商,龍川縣提供土地,深圳寶安桃花源科技創新園出資5 億元,將該園區的規劃、項目、經營理念、發展模式復制到龍川產業園區,打造科技創新園新模板。
打造寶安中醫藥材種植基地
龍川正全力打造寶安中醫藥材種植基地。日前,深圳標榜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名貴藥材栽培研發(龍川)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戶龍川。項目總投資10 億元,主要從事無土霧化培育石斛等名貴藥材的科技研發。該項目落戶龍川,將對全縣農業科技發展及未來農業產業創新帶來深遠影響。
百城百匯產業新城
作為龍川推進交通運輸物流發展一體化的重頭項目,龍川引進廣東嘉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105 億元,首期15 億元,建設百城百匯產業新城,打造廣東省批發市場集聚地、南北貨一站式物流采購(批發)基地、華南商貿物流之都。
佗城:打造廣東乃至全國旅游集散地
南越王趙佗興王之地、千年古鎮佗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龍川加大對佗城的保護與開發,把佗城打造成為中國著名古城,真正實現“北有平遙、南有佗城”,成為廣東乃至全國旅游集散地。
民生事業建設一體化加快
倡導“低碳環保,綠色出行”,龍川與深圳居壹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對方將投資1 億元,在縣城投資建設及運營公共自行車系統,進一步完善龍川縣交通體系,解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另外,龍川與寶安共建蘇區廣場,援建新佗城大江橋2000 萬元。寶安免費為龍川規劃建設“一江兩岸”濱江濕地公園。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特約記者 劉偉東 通訊員 袁慶龍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