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降低安全事故死亡率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為全面加強“十三五”時期全市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日前,我市印發《河源市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 2020 年末,我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要分別下降10%;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下降6%,要基本建成與公共安全風險相匹配、覆蓋應急管理全過程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
《規劃》對“十三五”時期我市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進行了目標分類。在自然災害類方面,《規劃》要求到2020年末,臺風、暴雨預報準確率提高5%,突發災害性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20 分鐘以上,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覆蓋面達95%以上;全市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地震檢測能力從平均2.0 級提升到1.0級,震中定位精度達到Ⅰ類標準,重特大地震發生后救援隊伍在12 小時內基本覆蓋極重災區。
在事故災難類,《規劃》要求,到2020年末,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9%;完善廣東礦山救援河源基地建設;嚴重隱患治理率達到 100%,萬臺特種設備事故起數控制在0.2以下,萬臺特種設備死亡人數控制在 0.19以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