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看省委工作部署 河源將獲得發展好機遇
在22 日召開的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 會開幕大會上,胡春華同志代表十一屆 省委向大會作了報告。這份報告對全省 今后五年的重點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這 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河源元素,凸顯了河 源在全省未來五年發展中的擔當和責 任。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發展、產業共 建、交通網絡、脫貧攻堅……通過省黨代 會報告,我們仿佛可以觸摸到未來五年 河源的發展脈動。
聚焦一 創新驅動
省委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 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 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省黨代會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 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堅定不移把創新 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 心戰略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總抓手,持 續深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等八項 重大舉措,進一步聚焦產業發展,突出 科技支撐,強化技術轉化,使新動力盡 快超過舊動力。
河源落實: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 產業集群。
市第七次黨代會提出要培育產業 集群和主導產業,發揮中興通訊項目 的龍頭帶動作用,引進其上下游配套 企業,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建設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重要延 伸區。通過抓好新一輪技術改造,推 進“互聯網+傳統產業”,加快產業轉型 升級,推動我市110 家以上企業實施 “機器換人”和智能化改造。同時,河 源將重點實施“四個倍增”計劃,把產 業園區尤其是河源高新區及江東新區 打造成區域創新主平臺,實施科技型 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支持創建國家 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省級創新型 企業,加快推進大中型骨干企業研發 機構、規上企業產學研合作和孵化器 產業園區全覆蓋。
聚焦二 區域協調發展
省委部署: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 調發展,構建全省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廣東已經發 展到了“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 裕”的關鍵階段,要充分發揮珠三角輻 射帶動作用,增強珠三角區域服務功 能,加強對粵東西北科技、金融、商務、 信息等領域的服務,提升珠三角帶動 粵東西北,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形 成全省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河源落實:加快融入深莞惠經 濟圈。
我市面積占全省8.7%,而經濟總 量僅占1.1%,與珠三角發展差距很大, 而差距就是潛力,差距就是空間。都市 圈、城市群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大趨勢。
河源將堅持開放發展理念,把以深河合 作為核心的全面融入深莞惠經濟圈作 為河源發展的主導戰略之一,對接深圳 “東進戰略”,實施河源“南融行動”,加 快推進與深莞惠“五個一體化”建設,積 極參與大珠三角經濟區和珠三角灣區 城市群建設,使河源成為珠三角連接長 三角、輻射大內陸的重要樞紐。
聚焦三 產業共建
省委部署:要深化珠三角與粵東 西北地區產業共建。
省黨代會報告指出,產業共建是 在對口幫扶中形成的成功經驗,必須 把握好推進產業共建的窗口期,把粵 東西北地區打造成為珠三角產業拓展 首選地和先進生產力延伸區,打牢產 業基礎,做大經濟總量。未來五年,粵 東西北地區每市要新形成產值超500 億元的產業集群。
河源落實:到2018 年推動200 個 項目轉移落戶。
要改變當前河源的落后面貌,根本 出路是使河源和珠三角在同等水平上 發展。這就要求河源要堅持把產業共 建作為重要抓手,引導和推動同一產 業、同一企業在珠三角和河源總體布局、 一體發展,形成同一水平、優勢互補的 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格局。市第七次黨代 會提出,要引導珠三角企業向河源轉移, 爭取到2018 年,推動珠三角地區200 個優質項目轉移落戶河源;到2020年, 工業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達650億元, 占全市工業經濟的比重達80%以上。
聚焦四 交通網絡
省委部署:要以便捷的交通為紐 帶,把粵東西北與珠三角更緊密地連 接起來。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推進高快 速交通網絡建設,進一步縮短粵東西 北與珠三角的時空距離,形成以珠三 角核心城市為中心的全省2 小時經濟 圈。粵東西北地區要完善高速公路主 干道與產業園區、城市新區的連接,加 強縣、鎮與中心城區的快速交通聯系, 推動城鎮客運班線與城市公交、鎮村 公交對接。
河源落實:加快“五縱四橫”高速 公路網建設。
河源提出要構建具有較強輻射力 的大交通格局,謀劃和建設更多連接 珠三角、大內陸和出海港的高快速通 道,加快“五縱四橫”高速公路網建 設,確保汕昆、武深、河惠莞等在建高 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車,推動河惠深、 河惠汕、梅河韶高速公路納入省“十 三五”規劃。推進“一縱一橫”高鐵主 骨架建設,確保贛深高鐵2020 年建 成通車,力爭廣河鐵路客專、龍龍高 鐵、龍汕鐵路開工建設。加快與珠三 角軌道交通一體化建設,開通深河兩 市高鐵捷運快車,推動珠三角城際軌 道延伸至河源,融入深莞惠“半小時 經濟生活圈”。
我市還將建設方便快捷的城鄉交 通體系,優化提升干線公路網絡,重點 推進新編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加 快國道205 線熱水至埔前段改線(東 移)等路段改造和建設,力爭70%的 國、省道通二級以上公路,實現縣縣 通國道、鎮鎮有省道。同時,加強連 接城市新區、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的 道路建設,繼續實施新農村公路升級 改造,暢通縣域交通“毛細血管”。
聚焦五 脫貧攻堅
省委部署:要高質量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堅持以人 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升公共服務 水平,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短板,確 保如期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 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富裕、更加健康、更 有保障、更有發展的美好生活。
河源落實:確保2018 年省定貧困 人口100%脫貧。
我市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 一。為確保實現與全省同步率先建成 小康社會,我市將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 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準 和實,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 貧,努力爭當全省脫貧攻堅的排頭兵, 確保省定貧困人口2016年30%、2017 年80%、2018年100%脫貧。
河源將堅持因人因地因事施策, 做到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深入實施產 業增收、轉移就業、素質提升、兜底保 障、基礎扶貧。在實施好中央“五個一 批”工程、省“八項工程”的同時,在發 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特色產品加工 等方面下工夫,走出一條河源綠色扶 貧、綠色脫貧新路子,實現以綠扶貧、 依綠致富。
河源抓住發展機遇,讓槎城變得更靚麗。陳仕平 攝
本報記者 謝素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