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明確“三個定位、一個目標”思路 爭取縣域經濟走在全省前列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特約記者 劉偉東 前日,龍川縣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召開,縣委書記黃添勝代表縣委常委會作了題為《深入貫徹市委七屆三次全會精神,爭當全市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的排頭兵》的工作報告。會議提出,龍川將堅定實施“雙輪驅動”戰略,聚力“八抓八促”,把龍川打造成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新城、 “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的樞紐節點,努力爭取縣域經濟走在全省前列。
上半年GDP 增幅全市第一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龍川縣經濟呈現出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GDP)66.82 億元,同比增長8.2%,高于全市增速(6.9%)1.3 個百分點,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第一產業8.14 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20.02 億元,同比增長 10.7%;第三產業38.66 億元,同比增長7.8%。全社會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和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增長 10.6%、7%和11.1%、7.4%,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今年上半年,龍川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7億元,同比增長45.2%,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3個百分點;全縣進出口總額9.8 億元,同比增長 21.4% ,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 12.5個百分點。
明確“三個定位、一個目標”思路
今年,市委書記丁紅都率隊兩度調研龍川縣工作后,提出龍川縣要圍繞“三個定位、一個目標”的戰略布局和“爭當河源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的排頭兵”的近期目標,抓住機遇爭先發展。會上,龍川縣明確“三個定位、一個目標”的思路,合理謀劃縣域經濟發展定位。
龍川縣“三個定位”指的是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新城、“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的樞紐節點, “一個目標”則是努力爭取縣域經濟走在全省前列。接下來,龍川縣將全力打造歷史文化名城,以佗城、中央留守紅軍紀念園等作為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核心載體,將城市發展融入龍川歷史文化元素,形成內生動力,帶動旅游、城市與經濟和諧發展;打造現代新城,以規劃建設幸福新城為重點,總體上經過5-10 年的建設發展,將幸福新城建設成為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點服務珠三角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將之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經濟樞紐”;打造“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的樞紐節點,以物流產業發展為基礎,充分挖掘京九鐵路龍川編組站的潛力,依托交通優勢,發揮物流產業對城市發展的催化作用,致力打造鐵路綜合物流園,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生產性、生活性服務,助力幸福新城建設。
全力以赴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黃添勝表示,“ 歷史文化名城” 注重內涵,“ 現代新城”突出載體, “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的樞紐節點“強調機遇”。三者既是目的、發展定位,也是途徑、發展方式;既互相聯系,也互相促進;既是縣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也是縣域經濟再發展的動力。三者融合發展,將共同推進縣域經濟走在全省前列。縣域經濟走在全省前列是著眼龍川未來30 年的長遠謀劃。今明兩年,龍川縣的發展目標是爭當河源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的排頭兵,為縣域經濟走在全省前列打好堅實基礎。
會議還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各項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要牢牢堅守維穩這個核心,把維護穩定作為當前的核心任務;要咬定目標打好 “兩大戰役”,打好打贏產業發展大會戰、扶貧攻堅戰;凝心聚力扭住 “三大抓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和城市擴容提質。在吹響爭當排頭兵的號角的同時,全力做好今年下半年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