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 堅決打贏空氣質量保衛戰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通訊員 黃佑添 張勇波 昨日,全市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暨 2017 年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動員大會召開,要求將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作為我市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敢于擔當、敢于作為,不斷突破影響空氣質量的重點難點問題,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提升我市空氣質量,堅決守好生態紅線和環保底線。
會議通報了我市落實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據悉,自4 月13 日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以來,我市認真組織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通過督察整改,發現和解決了一批久拖未決、群眾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截至8 月28 日,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我市的33 批160 個案件,已全部辦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涉及的9 個問題中,廣東和平黃石坳省級自然保護區已全面完成整改,剩余的正在有序推進中。
會議強調,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是我市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嚴格壓實整改主體責任,系統推進整治措施,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區,做到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確保環保督察整改落實到位。同時,要聚焦自然保護區清理整治等重點問題,層層突破,打好重點難點攻堅戰,迎接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不折不扣完成整改任務。
會議還通報了2016 年大氣環境綜合整治“百日行動”工作進展情況,并對今年工作進行了部署。據悉, 2016 年我市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355 天,達標率為97.3%,其中優的天數為196 天,對比2015 年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今年我市自9 月6 日至12 月31 日再次開展大氣環境綜合整治 “百日行動”,大力提升我市空氣質量。
會議指出,2017 年是“大氣十條” 的環保達標考核年,按照考核要求,我市今年必須確保環境空氣質量六項污染物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且達標率不能低于96%。今年1 月-8 月,我市市區環境空氣達標天數235 天,達標率僅為96.7%,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不容樂觀。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清形勢,下定決心,重拳出擊,采取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導致大氣污染的突出問題,打好空氣質量保衛戰。
新聞1+1
我市出臺污染天氣應對方案
本報訊記者謝素嬋通訊員黃佑添張勇波為有效預防、減少可能發生的污染天氣,日前,市政府印發《河源市污染天氣應對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根據我市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當預報即將發生輕度及中度污染天氣,提前采取應對措施,通過減少各項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天氣影響,提升空氣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較好大氣環境。
為提升我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的順利實施,由市政府組織成立污染天氣應對組,負責指揮組織、協調污染天氣應對工作。《方案》明確,將對空氣質量進行預警分級,當空氣質量預報未來將發生輕度污染或根據實時空氣質量狀況,有必要發布該級別預警的,啟動Ⅱ級預警;當空氣質量預報未來將發生中度污染或根據實時空氣質量狀況,有必要發布該級別預警的,啟動Ⅰ級預警。預警分級后將由市環保局與市氣象局對空氣質量進行分析研判,形成會商結果,經過審核后,將通過短信、微信或者內網發文形式發布預警信息。發布預警通知后,各部門及縣區及時響應, 落實各項應對措施。當預判空氣質量穩定轉為優良時,發布預警解除信息。
《方案》還明確了預警的應對措施,當啟動Ⅱ級預警時,將對工業源方面采礦行業、水泥陶瓷行業、火電行業、鋼鐵行業、工業鍋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行業等采取整改或停產,增加周邊灑水次數等應對措施;在移動源方面,將對機動車尾氣、加油站儲油庫廢氣、非道路移動機械設備廢氣等采取加強監督執法檢查等措施;在面源方面,將對施工揚塵、交通揚塵、露天焚燒、露天燒烤和餐飲企業做好抑塵等措施。Ⅰ級預警將在落實Ⅱ 級預警應對措施的基礎上,在工業源、移動源、面源及其他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據悉,目前,市區設有源西、東埔和老城共3 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實時監控市區空氣質量,將建立預報預警平臺,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應對污染天氣提供技術保障。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