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有保障,群眾生活很幸福
位于市區西環路的安康花園是我市2014 年建成的保障房之一,為 164 戶住房困難戶提供公租房和廉租房。如果從2015 年2 月8 日搬進新居算起,李佰勝算是安康花園廉租房的老住戶了。“十一”長假,李佰勝還專程到周邊走了走,看到周圍環境變化很大,西環路再也不是被人“遺忘的角落”,打心眼里感到高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加快了保障住房建設步伐,著力改善住房困難戶的居住問題。李佰勝一家是住房困難戶,之前住在老城上角一低矮潮濕的老房子,只有20 多平方米,一到下雨天還經常漏雨,住得很不安生。 2015 年1 月,他申請到了一套57 平方米的廉租房,一家人在2 月8 日高高興興搬進了新居。李佰勝說,新居的環境寬敞明亮,天天可以曬到太陽,與以前的居住環境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尤其令他高興的是,經過兩年時間的調養,自己多年的風濕病也明顯好轉了。李佰勝說,住在這里有陽光,空氣好,心情也好,很幸福。
其實,不單單是李佰勝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安康花園周邊的居住環境也在一天天發生著變化。記者在現場看到,安康花園已有上百戶居民入住,已建成投入使用的8 棟樓有6 棟已完成分配,小區環境正在逐步完善,周邊公共市政設施配套也正在完善中。
此外,我市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的江源棚戶區項目與安康花園僅一路之隔。據悉,江源棚戶區項目范圍共有386 棟房屋,房屋建筑面積約6.5 萬平方米,棚戶區居民實行就地安置。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作的意見》精神,為確保配套設施與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同步規劃、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我市西優工程一期棚戶區改造項目首期實施內容還包括江源安置小區以及與其直接相關的江源小學、高壓線遷移、市政基礎設施、西環路旅游大道南段配套設施等,用地面積約49 萬平方米,需拆遷建筑面積約13.8 萬平方米,被征收房屋約645棟,總投資約10.8億元。
目前,江源棚戶區項目改造正在抓緊建設,而一些有眼光的市民已看到其中潛在的商機,紛紛“搶灘”落戶,安康花園附近的一些雜貨店、酒樓也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李佰勝說,相信這里今后會越來越好,如果西環路旅游大道南段配套設施全面建成,將有望成為繼萬綠大道之后的我市又一景觀旅游大道。
成績回顧
社會民生事業長足進步
始終把民生福祉抓在手上,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過去5 年,我市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分別提高100%、75%和 43.5%;累計新增就業21.4 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2.5%以下;全面實施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策;建設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 1.7萬多套(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進一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全市基本實現 “一村一衛生站”,群眾就醫環境得到改善。傳揚家訓文化成為全國典型,市、縣、鎮、村文化設施基本達標。堅持每年辦好“十件實事”,5 年來支出 309.11億元,辦好了50件126項實事,著力解決群眾的住房、就醫、就業、教育、出行等問題。實現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三連冠”,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進一步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體育、社會福利慈善和社會救助、社區建設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本報記者 張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