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一定比到店現吃便宜?
本報訊 據新聞晨報消息,打開外賣平臺,總會有“從天而降”紅包、專享紅包,買多 減多,甚至低于堂吃價等廣告,讓很多宅男宅女以為外賣價肯定比坐在那里現點價便 宜,因此有人甚至不惜坐在店里叫外賣,事情果真像人們想像的哪樣嗎?記者調查后了 解到,很多外賣平臺打著優惠、便宜等幌子,其實是在擺噱頭,做“釣魚”生意。
感覺買外賣被“斬”了
在江先生的眼中,外賣肯定比坐 在店里現點便宜。上周末,江先生與 女友外出游玩,晚間路過江蘇路延安 西路,于是走進附近一家餐館用餐。 看見那家店有外賣,不是都說外賣便宜 嗎?江先生習慣性地拿起手機點單,而 后在外賣平臺上下單,他們點了包括咖 喱飯、砂鍋、魚片等在內的6 份外賣,使 用優惠后前后總共消費152 元。按照 菜單的付費標準,應該付費149元,為何 給了優惠、紅包后,實際付賬要多出3 元?細算這筆賬江先生才發現,原來他 們點的餐費是149 元,但打包費要10 元、配送費要5元,使用滿減優惠減了7 元,又有5 元的紅包,這加加減減之后, 他們確實應該付152元。
原以為坐點便宜,現在不但坐點 不便宜,而且江先生大有外賣被“斬” 了的感覺。事后江先生說,他在算賬 時發現,其他顧客吃完要打包盒時,服 務員打包盒只收1 元一個,可他們外賣 打包盒卻要收2 元一個。“看來那些所 謂的優惠、紅包廣告純屬子虛烏有,店 家原來做的是‘釣魚’生意。
“略微減量可收回包裝費”
除了提價、優惠,記者還了解到, 外賣的另外一種方法是減量。記者在 老西門附近一家較著名的快餐店特 地叫了一份外賣排骨湯,隨后帶著這 份排骨湯去那家店里叫了份同樣內 容、價格的排骨湯,目測結果發現外 賣的量較店內現吃的量少了大約 20%。同樣的排骨湯,其實外賣、店內 消費也不一樣。
對于記者提出的疑問,店里的服 務員起先以外賣消費與店內消費存放 的器皿大小尺寸不一樣為借口,后來 想想這種借口難以自圓其說,便改口 說,他們那里外賣不收包裝費,現在包 裝盒、一次性筷、一次性調羹的價格蠻 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略微減量, 可以適當收回包裝費,這其實沒啥好 奇怪的。”
少數店家采用紅包、優惠等騙顧客
并非所有外賣都這樣擺噱頭或變 換手法多賺錢的。在記者采訪了解的 12 家店中,4 家有用紅包、優惠、低價等 手段蒙騙顧客,另外8 家未發現此類情 況。很多外賣店家以為,“擺噱頭”做 生意是“兵不厭詐”。一家做外賣已有 3 年歷史的老資格店家坦承,外賣平臺 在打包費、配送費、優惠上“做點文 章”,以及通過提價、減量多賺錢已經 是行內公開秘密。
外賣平臺上標價高于堂吃價可以 嗎?物價部門相關人士解釋,根據現行 價格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餐飲行業的 類似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經營者可以 根據運營成本和供求狀況自主定價。這 就是說,餐飲價格,到店吃以到店的價格 為準,網上訂餐以網上的價格為準。
上海餐飲烹飪協會相關人士告訴 記者,不同經營場所可以制定不同的 價格,餐飲價以實際明碼標價的價格 為準。因此這位人士提醒,市民最好 比較店內售價和外賣平臺價格后,再 在網上下單訂餐,千萬別被紅包、優惠 等蒙蔽,而遭受不必要損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