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第十屆忠信花燈節昨日開幕
花燈鬧新春
昨日是農歷正月初九,以“醉美花燈·魅力連平”為主題的連平縣第十屆忠信花燈節拉開序幕,精美花燈和精彩民俗文藝表演讓廣大群眾享受了一場民俗文化的盛宴。據悉,本屆花燈節將持續至正月十五。盛宴。
本報記者 陳仕平 實習生 楊志奇 攝
花燈爭艷、人流如織,紅紅火火鬧新春。昨日是農歷正月初九,以“醉美花燈·魅力連平”為主題的連平縣第十屆忠信花燈節在連平忠信人民廣場拉開序幕,數百盞各式各樣的精美花燈點綴忠信,豐富精彩的民俗文藝表演喜迎八方來客,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春節期間享受了一場民俗文化的盛宴。
忠信花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綜合了多種傳統民間藝術,承載了客家古邑之精華,是嶺南文化的一朵奇葩。舉辦花燈節,既是文化的盛會,也是發展的盛會。通過舉辦花燈節,連平縣將進一步擦亮忠信花燈節文化品牌,推進連平文化建設,并以花燈為媒,促進招商引資,推動旅游開發,加快打造廣東的香格里拉,為建設文化河源、弘揚嶺南文化添光增彩。
為確保本屆花燈節圓滿成功,前日,市委書記張文還專門查看了花燈節的籌備情況,并觀賞了大型原創連平采茶戲《花燈因你而亮》的首演。張文指出,忠信花燈不僅是連平的品牌,更是河源、客家地區的一個文化品牌,要把忠信花燈作為河源文化旅游、年俗文化的一個品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讓更多人了解忠信花燈。同時,要在傳承保護的基礎上,繼續對忠信花燈的材質、制作工藝等進行改良,把忠信花燈推向市場化、產業化,使忠信花燈走出忠信、走向千家萬戶。
據悉,本屆花燈節將持續至正月十五,活動除設忠信鎮主會場外,還在縣城設了分會場,油溪鎮、大湖鎮為參觀點,并組織民間文藝團隊在忠信人民廣場舉行連平客家民俗表演,還組織忠信花燈文化展示活動,設置“花燈觀賞展區、花燈制作藝術展示區、花燈燈謎競猜活動區、忠信花燈博物館展覽區、連平非遺文化及文化產品展示區” 五大展區,充分展示忠信花燈的文化魅力。此外,花燈節期間,忠信、油溪、大湖等地還將舉行忠信吊燈習俗參觀體驗活動,還有民間自發組織的香火龍、踩龍等民俗活動。
2月4日晚,大型原創連平采茶戲《花燈因你而亮》在連平文化藝術中心首演。市檔案局 楊海榮 攝
花燈打造文藝精品
作為本屆花燈節打頭陣的重點節目之一,2 月4 日晚,大型原創連平采茶戲 ——《花燈因你而亮》在連平進行首演,為廣大群眾帶來了一臺既接地氣又獨具特色的文藝精品,讓人們在享受舞臺藝術魅力的同時,感受到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花燈節現場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花燈因你而亮》共分七場,根據連平忠信地區人文傳說素材創作而成,采用粵北客家戲曲藝術原創新編,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以忠信花燈和吊燈習俗為元素,以“誠信”為主題,塑造了忠信地區一個中年寡婦韓梅花恪守族規祖訓,以自身的美德熏陶、教育兒子曾檢崽,以忠、信立言、立身的正面典范形象,著力提升花燈價值內涵,打造“忠誠信義”客家精神,思想性、藝術性俱佳,被評為2016 年廣東省文藝精品扶持項目。經過不斷地提煉打磨,這臺文藝精品終于在花燈節前夕揭開了“神秘面紗”。
花燈擦亮文化品牌
忠信花燈是集繪畫、剪紙、書法、對聯、詩詞、編織于一體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造型藝術,是連平民間文化中一朵古老的奇葩。自1999 年在忠信舉辦了首屆忠信花燈節后,忠信花燈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2011 年6 月,連平縣忠信花燈正式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忠信的吊燈習俗也是我市民間優秀的文化遺產,入選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按照忠信的傳統風俗,每年正月初九,當地人家當年生了男孩就應該在祠堂里掛起花燈慶祝,以告知祖先和鄉親。吊燈儀式一般有放燈繩、選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 道程序,其間還有客家鑼鼓、舞龍獅、祭祖、飲燈酒等熱鬧場景。隨著風俗的演變,忠信花燈也具有了不同的內涵,象征著百業興旺、豐衣足食。
花絮
賞花燈:繚絲燈、宮廷燈、龍鳳燈、寶蓮燈、百公燈、五福燈……昨日的忠信鎮人民廣場被精美花燈裝扮一新,大的、小的,圓的、方的,四角的、八角的,各式各樣的花燈高高掛起,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賞,紛紛拿起手機、相機記錄花燈的美,或在花燈前和親朋好友合影留念。
猜燈謎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
猜燈謎:“三羊開泰催富貴,雙喜燈明萬戶長。”對聯是忠信花燈上的一大看點,一副副喜慶吉祥的對聯帶來春的祝福,讓人讀之欣喜。除了對聯,昨日的花燈節還準備了不少燈謎,供市民觀賞猜謎,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圍在花燈前猜得起勁,猜出謎底還有豐富獎品拿。
市民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
非遺展示:人杰地靈的連平縣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是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本屆花燈節還準備了不少連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供市民和游客觀賞,除了忠信花燈,連平客家娘酒、春牛舞、泥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以圖片、文字、實物等形式展現出來,吸引大批市民觀賞。
本報記者 謝素嬋/文 陳仕平 實習生 楊志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