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勞模精神 匯聚實干力量
開欄語:
勞模是各行各業涌現出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他們雖然經歷、行業、崗位不同,但都有著同樣感人的奮斗歷程、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可貴的奉獻品格,他們集中體現了當代勞動者的精神風貌!秳谡咦愿琛酚性疲“平生習于勞動,勞心勞力,都不以為苦。”這就是勞模精神,在平凡崗位中日復一日地堅守,不以為苦,奮力建設美好家園。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集中展現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的光輝形象和優秀事跡,從今天起,本報特設“關注勞模弘揚勞模精神”專欄,向全社會講述勞模故事,展示勞模風采,提升勞模的影響力,用強大的正能量助力河源建設。
雅達電子技術部工作人員在探討項目。
從“小加工坊”到“大企業”
雅達電子獲“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當前,隨著云計算及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大量數據中心應運而生,確保服務器的安全運行已經成為大數據中心智能化的第一要務。廣東雅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雅達電子”)研發的“用于數據中心精密電源終端的智能監測系統”,有效解決了大數量服務器用電檢測難、成本高、精度差等問題,可實現對多達240路服務器負載的用電情況進行實時采集,達到高精度測量、精確可靠預警、快速有效處理,確保配電系統安全運行。近日,雅達電子智能電力測控儀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榮譽稱號。
堅持自主研發新產品
“我們公司是河源土生土長的本地民營企業,于1994年創辦,歷經20多年的發展,由最初的不到10 人的小加工作坊,成長為一家專業生產智能電力監測、控制儀表和電力、溫度、濕度傳感器等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總工程師湯曉宇說。
2000 年是雅達電子發展的重要轉折點,當年企業進行股份制改制,成為雅達電子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自此,企業走上高速發展道路。2008 年,企業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4年1月24日,雅達電子正式在新三板掛牌,成為全國首批新三板掛牌的企業。
雖然目前雅達電子擁有500多名員工,但湯曉宇認為雅達電子屬于“技術密集型” 企業,技術是支撐企業做大做強的最大法寶。據他介紹,由于企業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并且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企業必須通過精準把握市場動向,不斷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近幾年,企業每年都能推出多個技術水平較高的產品和擁有自主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而且所有的產品都是我們自己研發,大部分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企業重視研發隊伍建設
技術上的過硬,得益于企業對研發隊伍建設的重視。據了解,目前雅達電子的研發人員占比達20%,企業通過股權獎勵、提供晉升通道、住房補貼,以及情感留人等舉措,穩定了研發團隊,很多研發人員為企業服務時間超過10 年。比如,公司根據員工對企業的貢獻,給予不同額度的股權獎勵,這一舉措很好地留住了企業核心技術人才,從制度上保證了他們和企業共同分享發展帶來的成果;2007 年,該公司與開發商合作,在市區建設經濟適用房,面向全體員工以成本價出售,并且給予技術骨干、中高層管理人員購房補貼;2010年,為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公司在廣州成立了研發中心,專門從事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方面的研究。
本報記者 謝思思
“小管家”干出“大成績”
王春福在文秘工作中恪盡職守出色完成每次任務
哪怕身處平凡的崗位,也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到極致,這未嘗不是一種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剛剛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的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人秘科科長王春福就是這樣一個人。近3年,他個人負責起草各類講話及綜合材料近50 萬字,審核各類文稿 160多萬字,起草或校核發出通知、函件511 件,辦理收文1400余件,處理密件315件,組織檔案立卷47卷,具體落實重要會議會務 220多場次,協調公務活動700余場次,保質保量完成了文秘工作任務,無一次失誤。
基層工作爭當“排頭兵”
身為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人秘科科長,王春福是機關組織人事工作的具體實施者,他嚴守程序、從嚴從實,按要求把好政治關、程序關、業務關,保證了組織人事工作依法依規和黨務工作有序落實。近3年來,他具體審核了60多名干部職工的個人檔案、50 多名干部的個人報告事項,辦理了79 名干部的出國境手續,完成了27 名干部調動和 13名輔助人員的公開選聘及考核工作。
不單單如此,他還統籌做好機關黨建工作,積極履行黨支部組織委員職責,全面落實基層黨建重點任務,對支部37 名黨員的組織關系逐一進行排查,并及時完成支部黨員2008 年至2015 年黨費補交工作,為機關支部工作規范化建設作出了表率。
“小管家”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作為機關文秘工作的骨干力量,他堪稱 “小管家”,大到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監督計劃、代表履職服務和人大自身建設等的綜合謀劃,小至機關日常的文電、收發、信息、保密、檔案、會議、公務等的協調落實,然而,不論干什么,他都認真對待,積極爭當 “好參謀”,參謀輔政、綜合協調、督查落實、服務保障工作到點到位。
多年來,他認真對待、周密安排,工作富有前瞻性和實效性,尤其是今年年初被抽調擔任省人代會河源代表團工作人員期間,在人手少、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面對大量的資料、會務、組織、議案、宣傳及后勤保障事務,他統籌協調、加班加點,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日均工作時間16小時以上,最終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得到省領導、省人代會秘書處的高度贊賞。
切實做好“傳幫帶”工作
如今,他已是秘書行業的一名“老兵”。在平時,除了帶好科室員工外,他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被邀請至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為文秘專業學子作“秘書雜談”講座。講座上,他從秘書學科體系雜、行業崗位雜、工作內容雜和職業角色雜等四點作為切入點,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體會,講述秘書工作需注意的重點。同時,還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結合自身實際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告知學生要做一名合格的秘書,需要做到細心和耐心,遵循秘書工作的 “橫”與“縱”,即“時間管理法則”和“三辦業務”,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工作案例,減少以后工作的失誤。
本報記者 張濤
“小工匠”做出“大創新”
王艷卿專注液晶顯示產品工作11載取得豐碩成果
在顯示屏市場競爭劇烈的情況下,帶領技術開發團隊陸續推出多款新產品,助力公司營業額實現了穩定的增長;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參與的公司戰略性項目《車載液晶顯示屏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獲得了2015 年度河源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6 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專注液晶顯示產品工作11 載,王艷卿一直以身作則,在工作中不畏困難、銳意進取,以嚴謹的工匠精神在枯燥繁重的工作中培植出“創新之花”。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輝煌的工作成果,使王艷卿獲得了今年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案無積卷,事不過夜
王艷卿2010 年11 月進入精電(河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他的工作內容就是負責車載液晶顯示屏的技術研發。在精電工作的6 年時間里,他帶領技術開發團隊投身精細研發工作中,陸續推出多款新產品,助力公司的營業額實現了穩定的增長。
2016 年,王艷卿參與和組織公司申報了國家工程中心培育、廣東省企業技術中心、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等項目;以第一發明人申報發明專利三項并獲得授理發明專利三項;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參與的《車載液晶顯示屏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獲得了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在枯燥、繁重的研發工作中,需要的是日復一日的堅持。“我認為行動力最重要,光有想法是不行的。”王艷卿評判自己身上最突出的品質時這樣說道。“事不過夜”是王艷卿的行動準則。“想到了就要馬上去做,必須在今天之內完成。”因為這,王艷卿總是要加班到很晚,甚至有時候產品出了問題,凌晨兩三點鐘都要從床上爬起來去解決。
工匠精神的養成
王艷卿總是奮戰在產品研發的第一線。在過去,王艷卿一直專注于單色車載液晶顯示屏的技術研發工作,這是精電公司的主打產品,該公司銷售收入的70%都來自車載顯示屏。而在去年,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入主精電國際后,王艷卿轉做彩色液晶顯示屏的研發工作了,這是精電公司的未來主打產品。王艷卿取得的輝煌成績離不開精電公司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對人才的重視與支持。
而在王艷卿的個人成長上,對他影響最深遠的人是他的父親,“我父親身上最明顯的品質就是行動力強。”出生于山西省一個小農村的王艷卿家里很貧困,小學未畢業的父親卻毅然帶著三個兒女來到了城里,經過奮斗,父親自己成了當時市里有名的射箭教練,三個兒女也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出人頭地。在王艷卿的眼中,父親就像勵志故事里的人物,令人崇敬,值得學習。
對于獲得的“勞模”榮譽,王艷卿表示很淡然,還得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嚴謹、耐心、專注、敬業、淡泊名利,這就是工匠精神的內涵。
本報記者 楊容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