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數學校開展“文明餐桌”情況較好
我市多數學校開展“文明餐桌”情況較好
學校小餐桌折射大文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首古詩不 僅僅是我們兒時的記憶,更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真實寫照。小 餐桌大文明,我國在校學生人數眾多,僅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就有近2700 萬。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中,“文明餐桌”開展得如何?學生們的食物浪 費嚴重嗎?近日,記者針對市區學校的“文明餐桌”情況進行了調查。
“文明餐桌”在校園蔚然成風
記者來到河源技師學院的時 候,正好趕上這里的學生下課,便跟 隨學生進入食堂。在食堂,首先映 入眼簾的是學生打飯處上方的“一 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宣傳 標語,十分醒目。不僅如此,食堂的 每個立柱上都懸掛著圖文并茂的節 約糧食宣傳圖板,“世界是我們的, 糧食是世界的”“民以食為天,食以 儉為先”等宣傳語幾乎隨處可見。 記者在這里呆了一個小時,發現這 里多數學生都能做到吃多少盛多少, 盡量少留剩飯剩菜。2017級經貿系學 生何維告訴記者:“食堂阿姨只負責打 菜,飯是自助的,吃多少就自己盛多 少,就我身邊的人來說,大多都能吃干 凈,沒看他們浪費過。可能學校節約 糧食的宣傳標語和老師講的道理多 了,同學們耳濡目染就養成了這個習 慣。”這一點也得到了不遠處黃同學的 驗證,只見他把飯菜吃得一點不剩。 黃同學對記者說:“因為爺爺經常教導 我要珍惜糧食,所以我從小就養成了 習慣,一定要把飯吃完。”
田家炳實驗中學的學生都會適量打飯,拒絕浪費。
田家炳實驗中學文明餐桌的情 況也跟河源技師學院一樣,該校有兩 個食堂,每個食堂也都張貼著節約糧 食的宣傳標語,打飯都是自助,在這 里浪費同樣很少見,許多同學在吃完 置放餐具的時候一般只余少量飯菜, 絕大部分都是空的。該校一食堂老 板告訴記者,雖然每次有六七百人用 餐,但食堂每餐收集到的食物殘渣幾 乎半桶不到。而且學生臨走前還會 主動把餐盤、湯匙、碗分類擺放整齊, 整個用餐秩序井然有序。
在河源市第二小學,節約糧食的 意識也是扎根在每個小同學的心 中。在記者采訪的半小時里,發現少 有學生會有早餐剩余,大部分都吃得 干干凈凈的,而且用餐過后,每個人 都會習慣性地把桌子擦干凈。學生 周杰對記者說:“做到不浪費糧食,這 是對農民伯伯最基本的尊重,而且自 己的事情本來就要自己做,我覺得收 拾自己的餐具課桌是很正常的事。
個別學校依舊存在浪費現象
但與此同時,還有個別學校也 存在浪費糧食的現象。在河源職業 技術學院食堂的倒飯處,記者就看 到不少學生直接把白花花的米飯和 大量的剩菜倒入垃圾桶,看起來著 實讓人心痛。學生小吳告訴記者, 她們的飯菜都是阿姨打好的,有些 飯量小的同學根本就吃不完,只能 倒掉。記者在該學校食堂走了一圈 后發現,不僅桌上,而且地上也掉落 著不少飯粒。學生小蘇說,她覺得 在這里學生關于節約糧食的意識還 是比較欠缺的。
在河源中學,學生浪費食物的情 況比起河職院有過之而無不及,食堂 阿姨給一名女同學打了滿滿的一盤 飯菜,只見她沒吃幾口就已經吃不下 了,隨即起身倒在垃圾桶里。這并不 是個例,在記者采訪的半小時里,有 不少學生傾倒剩飯剩菜,很快原本4 個空蕩蕩的垃圾桶就已經快滿了。 該校學生周同學告訴記者:“食堂是 固定二葷一素,阿姨會幫你打好,飯 不夠可以自己加。可能阿姨也比較 熱情吧,飯菜一打就是一大勺子,基 本都會有剩余,只能倒掉。”
推進文明餐桌各有妙招
“文明用餐,儉以養德”,為 了推進學生的文明用餐,確保 “文明餐桌”行動不流于形式,使 節約用餐、文明用餐深入人心, 成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為,許多 學校使出了渾身解數。
河源技師學院后勤資產管 理科副科長黃雪東告訴記者,為 了培養學生文明就餐,拒絕“剩 宴”的良好習慣,學校不僅在食 堂的每一根立柱上都掛上了相 關的文明標語,在每張餐桌上也 都貼有相應的小卡片,還會組織 志愿者勸導學生排隊打餐杜絕 浪費。同時,學校會不定期打印 文明餐桌的相關材料,放到每間 教室,作為學生課室文化的閱讀 材料,班主任也會利用班會對材 料進行宣講,“宣傳引導學生只 是一方面,學校對食堂也是有要 求的,會要求食堂更為合理地搭 配膳食,改善餐食口味,讓學生 更喜歡吃食堂的食物,這樣也能 減少浪費。”
志愿者常態化對學生用餐 浪費現象進行規勸和提醒同樣 發生在田家炳實驗中學。田家 炳實驗中學校長李雄偉說:“文 明餐桌直接體現出學生的個人 素養,也是學生德育的重要內 容,學校作為學生培育的基礎, 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勤儉節 約的傳統美德在學生中得到傳 承。”據了解,為了做好文明餐 桌,田家炳實驗中學還通過開 展文明餐桌簽名活動、廣播宣 傳、德育課程以及教師陪餐等 方式,從思想上和實際行動 上,引領學生樹立文明就餐意 識。據田家炳實驗中學在學 生中做的調查顯示,學生對在 學校食堂就餐的滿意度達到了 九成以上。
市二小校長賴國勇則表示, 該校每餐開始時,教師都會向 學生講解用餐禮儀,在潛移默 化中,讓學生自覺“做文明人, 就文明餐”。
本報記者 劉世銘 彭茂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