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收視率峰值6.28%,再創新高
9月是豐收的季節。剛過去的小長假期間,全國人民喜迎首個農民豐收節,歡度中華傳統佳節中秋節。中秋節團圓意蘊突出,承載著人們濃厚的故鄉、家國情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百姓的“小家”,表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
24日晚,《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陪伴全國人民共度中秋,共賞月圓,共慶團圓。晚會中心城市最高分鐘收視率6.28%,較去年上漲0.09個百分點,最高分鐘收視份額24.8%,較去年上漲2.32個百分點。整場晚會收視率高位運行,分鐘收視率多在3%以上。
1.76億觀眾通過CCTV-1、CCTV-3和CCTV-4觀看了《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全國觀眾高端屬性鮮明,大學以上學歷占比達到20.4%,集中度高達145.7%;干部/管理人員集中度高達182.4%。整場晚會全國網并機收視率3.73%,并機收視份額15.52%;中心城市并機收視率5.07%,并機收視份額19.33%,穩居雙網冠軍。
今年央視中秋晚會首次更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于9月24日晚間通過央視綜合、綜藝、中文國際頻道,以及央廣、國廣、網絡電視臺等向全球直播。時長由原來的120分鐘延長到150分鐘,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傳播到世界各地。
晚會選擇在對中華傳統文化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山東濟寧曲阜舉辦,并首次走出國門設立悉尼和吉隆坡兩個海外分會場。通過三個會場的交替互動,展現全球華人過中秋、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時刻。海外分會場的選址也頗具標志性意義,位于東南亞的吉隆坡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節日習俗在當地的華人華僑中良好保存。地處南半球的悉尼國際化、時尚化特點鮮明,華人華僑社團數量多,影響力強。
晚會由上篇《不舍晝夜》、中篇《悠悠我心》、下篇《大道之行》三個篇章組成,借助現代化的傳媒手段,及時立體地展現全球華人共慶中秋的歡樂場景,呈現更深厚的傳統文化、更廣闊的國際視野、更濃情的團圓思念、更美好的中秋月圓。
在節目設置上,晚會展示“齊魯風韻”,突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傳承弘揚。據晚會執行總導演董金明介紹,本臺晚會以孔子所做詩歌《幽蘭操》命名了一組節目,意在體現傳統思想智慧。舞美總監許林江介紹,今年晚會舞臺設計上融入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竹簡、闕樓、荷花和柏樹,以竹簡為主,柏樹為輔。另外,每年的“中秋月圓”的圓形屏幕也進行了保留。
楊坤、尚雯婕、周筆暢、霍尊、許茹蕓、蘇芮、孟庭葦、趙雅芝、迪瑪希等亮相晚會。此外,今年是《水滸傳》開播20周年,1998版《水滸傳》數十位演員重聚一堂,宋江的扮演者李雪健攜手大家同臺演唱《好漢歌》。
小長假期間,電視媒體的家用屬性助力闔家歡,主流媒體收視飄紅。央視全天收視份額領跑,高達32.62%,周環比上升0.77個百分點;晚間(19:00-23:00,下同)收視份額達30.14%,周環比上升1.11個百分點。其中,9月24日央視全天收視份額高達33.88%,晚間收視份額高達33%。
據央視網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