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的他倒在了忘我奮斗的脫貧攻堅崗位上——追憶紫金縣扶貧辦主任范錦環的扶貧感人
與此同時,在距縣城30公里外的紫金黃塘臘石村,村支書葉進科也是難以相信這一噩耗:“這怎么可能,前段時間他還在蜜柚基地調研,還說要幫助村里引進企業家發展觀光旅游呢?”鄰鎮柏埔利民村支書鐘燕方也說:“三天前范主任還在村里檢查文化廣場建設情況,還準備向他匯報下一步建設計劃。”
“拚命三郎”再也沒回還
紫金地處海陸豐革命老區,范錦環就出生在老區核心區域南嶺莊田村,當地村民九成以上都種有茶葉,是全市有名的“茶鄉”,范姓在當地也是大姓,崇尚耕讀傳家。在這片紅土地上長大的他品性敦厚,干事踏實,為人熱誠,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被授予記三等功獎勵,同事評價其“身上滿滿的都是正能量”。
紫金縣扶貧辦副主任葉耀才回憶說,他生前的微信號頭像只有“縣扶貧辦”四個字,一掃碼就知道是個扶貧干部,一直以干扶貧工作為最大的榮耀。在去年4月上任時,范錦環在全辦干部會上說,扶貧工作是為貧困戶服務,是做好事,要做好。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作為常年工作在一線的基層干部,他何嘗不知道山區扶貧的“壓力山大”,然仍然義不容辭,他的座右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立志做一名扶貧領域的“尖兵”。
在紫金縣扶貧辦同事的印象中,范錦環是出了名的“拚命三郎”,工作親力親為,經常“白加黑”,“五加二”開展工作,注重真抓實干,處處起表率帶頭作用,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市縣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今年9月至11月,省審計組對我市開展了為期兩個多月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跟蹤審計工作,其中延伸到紫金縣審計工作將近一個半月。在這期間,他幾乎每天關注審計組審計的情況。除認真鉆研相關業務外,對涉及貧困戶房產的問題,他還跟業務人員加班到深夜,直到將佐證材料弄通做實才放心回家休息。這期間,他還利用國慶長假,組織全縣扶貧業務人員和督查組到各鎮對存疑戶進行逐戶核查,掌握第一手資料。他的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受到了省審計組的高度評價。特別是在今年接受省市考核之前,全縣的扶貧云數據填報還很滯后,全新的系統考核方式使工作人員在開展數據填報過程中困難重重,范錦環當即向市扶貧辦請求業務專題指導,并召集全縣基層熟悉系統操作的鎮級扶貧辦主任開會共同研究數據填報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在最后沖刺時刻,他幾乎每天都關注著系統更新后的得分,也最終在系統考核獲得優秀。
柚樹搖曳喚人歸
最近在我市扶貧領域,紫金黃塘鎮臘石村作為新晉典型頻頻在報端亮相,一時名聞遠近。
“我是老領導麾下的一個兵。”葉進科說,老領導以前在黃塘鎮工作時推行的鄉賢助村建設經驗讓臘石村受益非淺,至今仍在受益。今年10月,葉進科會同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村理事會長專程到深圳爭取鄉賢捐資12.5萬元完成了臘石村口標識建設。今年11月,葉進科再次到深圳爭取外出鄉賢捐資43萬元,用于臘石河"一河兩岸"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建設。2017年以來,葉進科前后7次帶著設計圖紙到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向外出鄉賢描繪家鄉的美麗藍圖,爭取資金支持。
多地發展事實證明,農村建設需要“活水”注入,鄉賢力量不可或缺。早在黃塘鎮工作時,范錦環敏銳地注意到鄉賢對于當地建設的重要作用,一直很好地引導鄉賢力量來發展當地經濟。尤其是任職縣扶貧辦主任后,他在調研貧困村調研時,一直淳淳指導貧困村要注重利用好鄉賢力量。如今,鄉賢力量漸成紫金縣鄉村振興建設的一股重要推動力,建校修路修橋,一時風生水起,大有蔚然成風之勢,為當地人民所稱頌。
臘石村在市、縣多次扶貧考核中名列前茅。葉進科說,這與老領導的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對村里的產業幫扶三紅蜜柚基地,范錦環每次進村調研是必看,上個月還專程到基地調研并留影,叮囑要做好做大做強。三紅蜜柚基地位于臘石柑子坪,由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辦事處幫扶所建,占地規模230畝,投資總額430萬元,其中產業幫扶資金投資260萬元,預計2020年開始掛果投產,2022年開始進入豐產期,豐產期畝產達8000斤,豐產期年均總產值不低于460萬元。村委會每年可獲固定獲取分紅效益,分紅效益資金全部分給臘石村建檔立卡可開發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項目建設管理期用工優先聘用本村貧困戶,年均用工工資約50萬元。為帶動本村村民種植三紅蜜柚,公司還為種植戶提供長期技術指導和保價收購服務。
筑起扶貧“大產業”
如果說,像臘石村一樣,紫金54個省定貧困村建起了像三紅蜜柚一樣的扶貧“小產業”,那么范錦環忠實執行紫金縣委、縣政府的決策,參與推動整個紫金的茶葉發展,堪稱是筑起了一個扶貧“大產業”。
翻開地圖,人們會發現,紫金優越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種茶,產茶歷史悠久,黃花崖婆咀茶迄今已有逾500年歷史,是當年東江三大名茶之一,遠銷省內外和港澳地區。
脫貧致富離不開產業。紫金縣曾審視評估過189個產業,發現種茶是相對安全穩定的產業。自2017年以來,紫金這個國家窮困革命老區縣在財政相當吃緊的情況下,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投入達900萬元,預計到2018年底資金投入將超過3000萬元。
讓貧困戶入股茶企,是紫金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又一創新。“入股茶企,貧困戶可長期穩定獲得分紅收益,穩定脫貧有保障。”范錦環生前接受采訪時曾說。 以紫金縣斗記茶業有限公司為例,從2017年開始,該公司接受60多條村(其中29條村是貧困村)的村民入股,入股資金達1200多萬元。近3年來,紫金新增茶園1萬多畝,其中與貧困戶有關的占6000多畝,帶動了全縣約1/3的貧困戶增收致富。
扶貧痛失得力大將
“我五十多歲了,見了太多的人和事,但范主任走了,我卻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因為我打心眼里佩服他。”市扶貧辦一干部如是說。范錦環的去世,在我市扶貧辦系統和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在
市扶貧辦評價說,范錦環生前始終愛崗敬業,敢于擔當,心系群眾,為紫金縣脫貧事業日夜操勞,任勞任怨,為我市脫貧攻堅做出重要貢獻。范錦環同志的逝世,使全市扶貧系統失去一位得力干將,是我市脫貧攻堅事業的重大損失。自范錦環2017年4月就任紫金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以來,紫金縣多項工作在考核中在我市5個山區縣中列前茅,無論是全省巡查、督查,還是年度考核,成效顯著,為整個河源市爭得了榮譽。
在分管扶貧工作的黃塘鎮委副書記張宇鋒的心目中,共事達6年之久的老領導范錦環任勞任怨,對工作極其負責,經常利用周末節假日進村下隊檢查扶貧工作,有時甚至是暗訪。張宇鋒說,這種對工作的高度負責,尤其是對扶貧工作的極端熱忱值得他學習,決心在工作上發揚這種精神,更好地全市扶貧事業添磚加瓦。
如今在紫金縣扶貧辦,一股學習范錦環的熱潮正在涌動。紫金山含悲,秋香江嗚咽,將永遠記住一個名字———范錦環,他的事跡永遠為全市扶貧干部所感懷!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