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時政要聞 > 閱讀新聞

          市委七屆四次全會部署九項重點工作 緊扣民生謀發展美好藍圖催奮進

          昨日,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召開,會上,市委書記丁 紅都作了題為《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想偉大旗幟,為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而不 懈奮斗》的報告。從報告中的數據可以看到,2017 年我 市經濟在逆勢中穩健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 收獲豐厚。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 開放40 周年和河源建市30 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 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報告通篇 立足市情謀劃發展,字句緊扣發展惠及民生,為河源科 學發展描繪了一幅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美好藍圖,為 推進我市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決勝小 康、率先振興和同步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

          2017 年成績單

          2017 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 也是河源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我市 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力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快農村一 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分工,全市經 濟平穩發展。

          全市經濟平穩發展

          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996 億元,比增5.5%;

          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 值369 億元,比增4.3%;

          固定資產投資763.1 億 元,比增1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85.8 億元,比增9%;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71.2 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 5.7%。

          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兩年累計88160 人實現脫貧;

          255 個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全面啟動;

          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順利推進;

          改造了農村危房5600 戶;

          對口幫扶簽約投資超10 億元的項目5 個。

          綜合交通網絡初步形成

          汕昆高速建成通車;

          河惠莞高速全線動工;

          武深高速、贛深高鐵加快建設;

          河紫高速、龍梅龍客專等一批項目 前期工作穩步推進;

          航道、機場規劃取得新突破;

          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交通樞紐加 快構建;

          國省道和縣鄉公路改造扎實推進;

          “四好農村路”加快構建。

          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全市工業園區投入基礎建設資金26億元;

          實現工業園區“三通一平”6.7 平方公里;

          中興通訊(河源)基地項目啟動搬遷;

          共簽約項目185 個,總投資440 億元;

          完成技改投資比增43.5%;

          凈增高新技術企業36 家,總數達102 家;

          新組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8 家;

          新增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各一家。

          2018 年工作展望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意義重 大。報告對我市2018 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將重點做好九個方面的 工作,不斷夯實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基礎。

          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7%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和大氣、水環境質量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

          金融財政風險有序有效防控。

          重點一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 革,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 建設

          報告指出,2018 年,我市要牢 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 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破”“立”“降”并舉,把提高供給體 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增強經 濟質量優勢。深入推進“三去一降 一補”,統籌推進去庫存、無杠桿, 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加快推進 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 時,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培育壯 大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 造、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生命 健康等新興產業,激發各類市場主 體活力,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建設; 要加快培育現代服務業,加快生產 性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 業、金融新業態以及生態健康休閑 旅游業。

          重點二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著力提高扶貧質量成效

          報告提出,要把打贏精準脫貧 攻堅戰作為頭等大事,把提高脫貧 質量放在首位,著力提高扶貧質量 和成效。要強化扶貧責任落實,努 力實現開發式扶貧,深入實施脫貧 攻堅“八項工程”,注重扶貧同扶 志、扶智相結合;鞏固完善脫貧長 效機制,推進構建專項扶貧、行業 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 格局;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用一 年時間把255 個省定貧困村建成 整潔村、再用兩年時間建成新農村 示范村,到2025 年把全市農村建 成具有嶺南文化氣息和客家人文 特色的美麗鄉村。

          重點三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 部交通樞紐,強化現代要素向 河源便捷流通的區位優勢

          報告提出,我市要加快打通以 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運輸、港 口航運為主的外聯“動脈血管”,拓 展以中心城區與各縣城間快速通 道、中心城區各功能板塊間連接通 道為主的內聯“靜脈血管”,疏通以 農村公路為主的循環“毛細血管”, 建設通達珠三角、連通周邊、覆蓋全 市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要全力推進重點交通項目建 設,全力配合贛深高鐵建設,爭取 龍梅龍高鐵開工建設,積極推進廣 河客專、龍(川)汕(尾)鐵路、龍(川) 韶(關)鐵路規劃;配合加快武深、 河惠莞高速設,推動河紫高速等 規劃實施,啟動粵贛高速熱水段 擴建工程,積極謀劃河惠深、河 增、龍尋高速。

          重點四

          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 略,形成現代要素向中心城 區集聚的發展態勢

          報告指出,要統籌空間、規模、 產業三大結構和生產生活、生態三 大布局,抓好規劃、建設、管理三大 環節,加快做強做大都市經濟主 體,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 綜合承載力,構建以中心城區為龍 頭、各縣城為支撐、市縣鎮村協調 發展的城鎮格局。

          要科學優化城市規劃體系,高 起點謀劃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優 化完善“1+6”規劃體系,統籌打造 “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 道,統籌老城區、城市北區、東源縣 城、江東新區、高新區、城市西部六 大片區發展;統籌推進城市開發建 設,創新城市開發建設管理,打造 智慧生態現代新城。

          重點五

          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 展戰略,推動產業加快轉型 升級

          報告提出,我市要把創新作為 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實現 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形成與粵港澳 大灣區產業鏈協作分工、價值鏈合 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要大 力推進科技創新,積極融入廣深科 技創新走廊建設,全面落實省創新 驅動發展“八大舉措”,實施高新技 術企業“倍增計劃”和樹標提質行 動;大力推進產業共建,把河源打 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高端產業 延伸區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 區;大力推進園區開發建設,加快 形成以高新區為龍頭、中心城區 “四園”聯動發展、各縣園區錯位發 展的格局。

          重點六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 略,促進縣域經濟提質提效 發展

          報告指出,要協同推進工業 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 化,強化縣域經濟多點支撐。各縣 要以縣城發展為主引擎,主動接受 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形成更加科 學緊密的經濟協作和產業協同關 系;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抓手,以 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為引領,推動 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發展縣域 特色產業,推動各縣區形成1—2 個特色支柱產業;大力推進農業農 村現代化,今年年底前80%以上的 村莊要基本完成人居環境基礎整 治任務;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全 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 登記頒證。

          重點七

          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新 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河 源營商環境新優勢

          報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國際 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 環境。要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 革,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改革試點,重點推進“證照分離” 和網上審批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快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對標珠三角先 進地區,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推動 “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民 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社保制度改 革,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推動教師 “縣管校聘”管理體制和校長職級 制改革等。

          重點八

          主動提升在粵港澳大 灣區的戰略功能,加快培育 河源開放型經濟全要素

          報告提出,要搶抓粵港澳大灣 區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圍繞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 市,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發展規劃,積極承接大灣區的產業 延伸和功能拓展,加快推進平臺、 政策、市場和要素對接,推動河源 與粵港澳大灣區高度融合發展。

          重點九

          堅持綠色發展引領,高 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報告指出,我市要堅持把綠色 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高標準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天更藍、 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生 態河源,持續鞏固和提升核心競爭 力。鞏固提升生態優勢,深入實施 “水十條”“土十條”,堅決打好污染 防治“三大戰役”;加快推進綠色發 展,以建設東源全國首批“綠水青 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為 示范,積極探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 展優勢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綠 富”雙贏。

          本報記者 謝素嬋 鄭婷影

           



          相關熱詞搜索:藍圖 全會 民生


          上一篇:城市有溫度 人民更幸福
          下一篇: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召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免费人成年轻人电影| 女仆的味道hd中字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 天天操视频夜夜|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α大片|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3751色院应在线影院| 大胸小子bd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xxxcom在线观看| 毛片男人18女人19|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hqsexmovie|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1在线| 8x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电影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 中国videos性高清免费|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九 |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网站|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