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會議舉行大會發言,政協委員呼吁:
政協會議舉行大會發言,政協委員呼吁:
別讓孩子傷在起跑線上
“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各類‘輔導班’‘培優班’讓家長愛恨交加,教師、家長特別是學生的‘減負’獲得感還不強……”在 前日下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關于學生負 擔過重的發言,吸引了人民大會堂內2000 余名委員的關注。
前日,有14 位委員在會上發言,就業、教育、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等問題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
談學生減負
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 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形象地說, 學生負擔重或讓孩子“傷在了起跑 線上”。
近年來,為學生“減負”已成 為多方關注的熱點問題。從中央 到地方高度重視,出臺了多項政 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 在一些問題。王歡比喻生動,妙語 如珠:
——“一刀切”的量化規定忽 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地區、校際 間的現實差距。
——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各類“輔導班”“培優班”讓家長“愛 恨交加”,教師、家長特別是學生的 “減負”獲得感還不強。
——家長讓孩子“上好學”的 強烈愿望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 分”的矛盾,使“望子成龍、望女成 鳳”的美好愿望,異化成了“不能輸 在起跑線上”的焦慮不安和急功近 利,“輔導班”成了一些家長的無奈 選擇……
“孩子成長成才,當然應該勤 奮努力,但凡事皆有度,一旦喪失 了學習興趣,磨光了學習愿望,讓 孩子‘傷在了起跑線上’,小苗再難 成棟梁!”王歡呼吁,讓社會教育規 范有序,使孩子尚德明禮、關愛他 人、多樣發展;讓學校教育回歸本 質,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基。三方 互為補充、良性互助,在“減負”問 題上形成合力,讓“減負”帶來實實 在在的獲得感。
談鄉村振興
狠剎攀比之風
別讓“人情債”扭曲鄉情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副 主席、民盟江西省委會主委劉曉莊 留意到鄉風文明建設存在的問 題。“一些鄉村炫富攀比之風盛行, 紅白喜事講排場、比闊氣,背不起 的‘ 人情債’嚴重扭曲了親情鄉 情。”劉曉莊說,一些鄉村封建迷信 沉渣泛起,鄉村黑惡勢力死灰復 燃,賭風陋習難除,結果“打工掙錢 一年,一夜全部輸完”。
“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 道,莫先于正風俗。”劉曉莊表示,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際,應上下 聯動,德治法治自治并舉,全面鼓 蕩起鄉村文明的東風,蕩滌一切惡 風陋習,讓農村煥發出蓬勃向上、 積極向善的文明新氣象。
劉曉莊建議,要強化黨風政風 引領,進一步優化風清氣正的鄉村 政治生態,著力懲治發生在群眾身 邊的不正之風和侵犯農民利益的 “微腐敗”,對貪贓枉法、徇私舞弊 者依法嚴懲,絕不手軟。
劉曉莊還表示,要結合掃黑 除惡專項斗爭,集中查處一批性 質惡劣、對治安環境造成巨大影 響的案件。“對鄉村惡風陋習進行 重點整治,狠剎炫富攀比、奢侈浪 費之風。”
劉曉莊建議,積極培育有德 行、有才能、有聲望的新鄉賢,加強 對農村“田秀才”“土博士”等能人 的培養,鼓勵心系故土的有識之士 返鄉創業,倡導城里“公家人”退休 后“告老還鄉”,讓文化道德正能量 引領新的鄉風民俗。
“讓鄉村文明之風,吹遍中國 廣袤鄉村的每個角落。”劉曉莊期 待地說。
談就業
逐步增加工資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就業是 最大的民生”,要“提高就業質量和 人民收入水平”。
“能夠得到一份更好、更穩定 的工作,是每一位勞動者及其家人 共同的期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 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 長莫榮指出,我國每年新進入就業 市場的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左 右,就業總量不減,但由于科技不 斷進步,可能在短期內導致就業崗 位減少。
莫榮建議,要建立就業預測 和失業預警系統,及早分析預測, 提前做好政策儲備,解決好短期 的就業沖擊,讓就業結構順利完 成轉換。
莫榮還提出,要發揮高質量就 業對現代經濟體系的支撐作用,實 現人民收入同步增長。
“高質量就業可有效推動經濟 結構調整,實現生產方式現代化, 促進現代經濟體系形成,帶來全社 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莫榮建議, 按照勞動報酬與勞動生產率同步 提高的原則,逐步增加工資,擴大 中等收入群體。尊重勞動,鼓勵人 民參與新業態勞動,拓寬居民勞動 和財產收入渠道,實現居民收入與 經濟同步增長。
莫榮還提出,要履行好政府再 分配的調節職能,增加低收入者收 入,最終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 公平正義、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據南方日報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