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河源經濟發展新局面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20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市2017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經濟工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作重要講話,市長葉梅芬作具體安排。
會議指出,2017年,河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市經濟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其中全市固定資產投資778.47億元,比增19.3%,增速比上年加快3.7個百分點,比全省(13.5%)高出5.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粵東西北第3位;11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02.7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0.8%,有力拉動了全市經濟增長。
丁紅都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經濟是發展最主要的體現。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高水平保護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爭取高速度發展,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作出河源貢獻。
丁紅都強調,要準確把握當前我市經濟發展形勢,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準確把握和處理好長遠目標和當前工作的關系,做好長期謀劃、中期規劃、短期計劃,保持各項工作的連續性和前瞻性,做到蹄疾步穩地向前推進。要準確把握和處理好全國全省發展大局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關系,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機遇,緊密對接大灣區建設進程,謀劃河源發展的思路和舉措,以大灣區建設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河源發展的厚度和速度。要準確把握和處理好“兩個河源”發展思路和實施都市經濟戰略的關系,在“兩個重要窗口”的總目標中,守住綠水青山這個“根”,走出共同富裕這條路,結出“金山銀山”這個“果”,使河源成為踐行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的示范區。
丁紅都強調,要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趨勢,加快中心城區、科技創新平臺、投融資平臺等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不斷優化提升城市功能,推動各類現代發展要素加快向河源集聚。要加快重大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扎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切實把河源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高端產業延伸區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要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不斷強化都市經濟的引領帶動作用。要抓好營商環境改善,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招商、規劃體系,以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集聚各類現代經濟發展要素
丁紅都強調,要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目標管理機制、完善狠抓落實的工作體系、強化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加強督促檢查,為做好全市經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作風、提升效率,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河源經濟發展新局面。
葉梅芬總結了2017年全市經濟工作并部署了今年經濟工作。她強調,要突出重點,大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園區建設、城市交通基礎建設、招商引資、消費市場活躍、鄉村振興戰略、保護生態環境、“十件實事”八方面工作,進一步細化目標、量化指標、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做到工作任務明確、責任主體明確、牽頭領導明確、時間進度明確,把任務和目標一層一層、一項一項落地見效。要轉變作風、攻堅克難、主動作為,全力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任務。
各縣(區)黨(工)委書記就經濟發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匯報發言。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彭定邦主持會議。
張麗萍、吳善平、胡海廣、龔國平、姚楚旋、葉春球、張玲、何廣延、王衛、朱蔚蔚、葉少軍等市幾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