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三江六岸生態景觀 城市功能廊道開發建設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16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市長葉梅芬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和省委書記李希參加河源組討論時的講話精神,按照“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要求,專題調研市區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規劃設計情況,強調要科學規劃、有序建設,把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打造成都市經濟載體、生態休閑平臺、城市形象窗口。
丁紅都、葉梅芬一行乘船實地察看了風光水利樞紐到木京水電站段東江沿線的地形地貌、開發建設等情況,并聽取了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規劃設計情況匯報。
丁紅都指出,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了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河源既被寫進了“一區”,又被寫進了“一核”,與市委提出的建設生態河源、現代河源“兩個河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的理念和思路高度吻合,這就要求河源必須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堅持以都市經濟為主體,大力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推動現代要素向中心城區集中集聚,提升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丁紅都強調,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是河源中心城區未來發展的軸線,是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的重要載體,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實現率先振興和同步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三江六岸的特點和城市文化特色,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將其打造成都市經濟載體、生態休閑平臺、城市形象窗口。
丁紅都強調,要把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規劃放到全市總體規劃體系中,綜合考慮沿線的功能布局、生態特色、產業規劃等,科學做好項目的策劃;要按照“線、點、面”的時序,有序推進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的開發建設,尤其要把連線開發放在首位,通過做線布點,最終形成面上的整體提升;要注重沿線建筑的規劃設計,既要有地方文化特色,又要提升整體品質,彰顯現代河源的“大氣”“洋氣”;要同步規劃沿線的路網、管網,加快建設完善城市污水管網,尤其要與正在制定的市內軌道交通規劃相銜接,確保在交通體系上實現無縫對接;要體現綠色發展的理念,在開發建設中注重沿線生態的保護和提升,尤其要加強水環境治理,打好碧水保優戰,把三江六岸生態景觀城市功能廊道建成生態河源與現代河源融合發展的展示窗口。
市領導葉少軍等參加活動。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