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沉睡”的農村集體資產 使農民收入得到提高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日前,我市印發《河源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我市要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以激活農村各類要素潛力,盤活“沉睡”的資產,保障農民權益,讓農民有更多獲得感。
按照方案,從2017年起,我市要用5年時間,逐步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按照目標任務要求,到2018年底,穩步推進省級試點縣——和平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其它縣(區)各選擇1-2個鄉鎮改革試點。到2019年7月,全面鋪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實現各縣(區)全覆蓋,人員、經費、精力三到位,各項改革工作穩妥推進。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確權登記頒證。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增強,農民收入和鄉村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