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引起我市專家學者熱議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引起我市專家學者熱議
牢記總書記囑托
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高度評價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取得的成績和創造的經驗,要求我省要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對我省提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明確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發表的重要講話引起了我市專家、學者們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囑托,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齊心協力、鼓足干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貢獻力量。
加強新型社會智庫建設
市社科聯委員陳躍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的重要講話,對廣東提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包括河源在內的粵東西北地區的特殊深情厚愛與期望重托,為進一步做好河源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對河源而言,要實現河源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改革開放,就要充分借助“外腦”,同時更要發揮河源地方“內腦”的力量,這也就是說要重視河源地方社會智庫建設,讓新型社會智庫在河源山區發展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陳躍華認為,目前,我市社會智庫組織數量不足,社會上的專家學者無論是在資金來源方面,還是政策支持或是信息獲取方面,與體制內機構和半官方的學術型組織相比都處于劣勢,社會智庫發展需要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持。他建議,要加強社會智庫建設,不斷創造高質量的思想產品,為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持。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河職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賴小景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廣東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將“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擺在首位;在視察廣東的重要講話中,再一次對廣東提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而人才,則是第一資源。“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作為支撐,需要高水平高等教育作為基礎。”賴小景表示,河源作為后發地區,要實現率先振興發展,就必須更加重視人才培養。河職院作為目前我市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將承擔起塑造人才、培養人才的崇高職責,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我市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同時,賴小景作為市委宣講團的成員,將深入東源縣、農口線、交通線等單位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宣講活動。他表示,將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在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下功夫,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體學習領會,認真備課,積極開展宣講活動,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在河源落地生根、家喻戶曉。
深入推進改革全面擴大開放
市委黨校政治學教研室副主任楊天英表示,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指導工作,在高度評價改革開放40年“廣東成就”和“廣東經驗”的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要求。這既是推動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遵循,又是廣東決勝“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科學指引。
其中,在談及深化改革開放上,楊天英表示,河源作為“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在決勝“四個走在全國前列”進程中確保“不掉隊”、在爭當發展“生力軍”中有所作為,就更需要把“改革永不停頓、開放永無止步”落到實處。當前河源存在的幾個重大瓶頸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進不快”“投資營商環境與粵港澳大灣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大灣區缺失有機對接的機制和平臺”等。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有新作為,河源應當傳承“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以“敢為人先”的擔當,深入推進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并以飽滿的激情、昂揚的斗志,在“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中走出一條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