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快評廣東經濟:粵港澳大灣區是如何 “長大”的?看圖說話
圖一|城鎮化進程:“超大城市”是這樣“長大”的
圖片中飛速擴張的紫紅色塊足以告訴你,40多年間,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超大城市”是如何長大的。其中,東莞的城市面積增加約475倍。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城鎮化速度也非常快,城鎮面積擴張為原來的5-7倍。
圖二|陸:大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
路通財通,大灣區交通網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其中,通車多年的廣深高速、廣珠東線、廣珠西線等幾條高速干線構成了縱向骨架,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以及規劃中的蓮花山通道,跨越珠江口架起了橫向動脈。據統計,2017年底,粵港澳大灣區建成高速公路里程4300公里,路網密度約9.5公里/百平方米,遠遠高于紐約、東京、倫敦、長三角、京津冀等國內外城市群。
圖三|海:世界級港口群正在崛起
大膽猜一猜,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港口有幾個在中國?答案是7個,其中3個位于粵港澳大灣區。
放眼珠江口,廣州港、香港港等五個億噸大港星羅棋布,吞吐量達世界級水平。目前,廣東省沿海港口已開通國際集裝班輪航線291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
圖四|空:構建世界級多樞紐機場群
大灣區內,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澳門國際機場等七大機場連接全球超過200個航點。客貨運規模超過紐約、倫敦等世界級機場群,位居全球灣區機場群之首。沖上云霄不成問題!
圖五|生態環境:中華白海豚的“家”在這
對了,如果你來大灣區旅游,千萬不要錯過國家“珍稀萌物”白海豚喔!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著我國資源數量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群體。惠州的象頭山、南海的大亞灣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早已成為旅游勝地。
宜居、宜業又宜游,瞄準“世界級”格局,粵港澳大灣區來了!
【策劃】謝思佳
【編導】鄭佳欣 黃應來 吳哲 張西陸
【腳本】王佳欣 黃艷欣(實習生)
【主播/剪輯】王佳欣
【校對】曹柏英
【出品】南方經濟智庫
據南方+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