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養客家菜廚藝人才 推動客家菜走進大灣區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4月19日,由市總工會主辦、河職院承辦的第二屆客家菜師傅培訓班結業典禮暨粵鹽助力“客家菜師傅工程”活動在河職院舉行,40名學員客家菜師傅如期完成學業,并獲得相關證書。
據了解,在為期20天的學習期間,來自我市各單位食堂和鄉村農家樂的40名學員,系統學習了22道客家菜的烹飪制作,以及客家飲食文化、廚房安全生產管理、食材選擇與營養搭配等理論知識,他們經考核全部合格,順利結業。
第二屆客家菜師傅培訓班學員張育強告訴記者,通過20天的專業培訓,他掌握了很多客家飲食的理論文化和客家菜的制作技巧,結業后他也將把學到的知識、理論、技術,帶回自己的實際工作中,把客家菜傳承好、發揚好。
去年10月份以來,河職院客家菜師傅培訓學院已開展了兩期客家菜師傅培訓,該校客家菜師傅培訓學院院長俞彤表示,下一步該校將繼續舉辦幾期各種不同層次的培訓,深入挖掘客家菜的精髓,對客家菜進行創新,為河源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河源客家菜師傅”工程啟動以來,我市積極開發人才培養基地,著力促進城鄉勞動力技能就業、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業創業水平,助推我市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發展。按照計劃,到2022年,全市建設具有鄉村特色菜系的客家菜師傅培訓基地50個,開展客家菜師傅培訓2萬人次以上,全市打造100個鄉村客家菜美食旅游點,建設20條鄉村旅游美食精品線路等。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