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最新誠信“紅黑榜”發布
2019年河源第一批誠信“紅黑榜”名單公布
746家企業登上“紅榜”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通訊員 李科 河源市2019年首批誠信“紅黑榜”名單發布!6月27日,市文明辦、市發改局(市信用辦)聯合發布河源2019年度首批誠信“紅黑榜”名單。此次上榜企業中,有746家企業登上“紅榜”,2家企業被列入“黑榜”。
記者了解到,發布誠信“紅黑榜”,對列入“黑榜”名單的企業、個人,各相關主管部門將分別給予懲戒。通過讓守信者上“紅榜”、失信者上“黑榜”,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努力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推動河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此次參與“紅黑榜”發布的有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7家單位,涉及食品藥品安全、建筑工程質量、農產品質量、誠信納稅、誠信經營等多個領域。
據悉,我市于2015年制定了《河源市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根據該制度,我市每年至少集中發布一次誠信“紅黑榜”,各職能部門每年至少自行公布一次。對于列入“紅榜”主體,給予一定的褒揚和激勵,例如在辦理行政許可過程中,對誠信典型和連續3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的行政相對人,可根據實際情況實施“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在實施財政性資金項目安排、招商引資配套優惠政策等各類政府優惠政策中,優先考慮誠信市場主體,加大扶持力度。對于列入“黑榜”主體,進行嚴格約束和聯合懲戒,例如從嚴審核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從嚴控制生產許可證發放,限制新增項目審批、核準;對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嚴重失信主體實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購買不動產、乘坐飛機、乘坐高等級列車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級以上賓館及其他高消費行為等措施。通過此類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有效促進市場主體依法誠信經營,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營造誠信社會環境。
“紅黑榜”具體名單可掃二維碼查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