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完成農商行改制任務 成為全省首個完成改制任務的地級市
本報訊 記者 彭茂洋 隨著紫金、連平、龍川、和平4家農商行相繼開業,我市轄內6家農合機構均已全面完成農商行組建工作,成為了全省15個有改制任務的地級市中,首個全面完成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任務的地級市。前日,我市舉行全市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總結會,總結我市改制工作中的經驗,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動我市農商行改制后平穩健康運營,進一步提升農商行服務實體經濟和支持鄉村振興建設的能力。
據悉,我市高度重視農信社改革工作,將此作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河源市農合機構深化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本次改制通過加強農信社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效益,大力支持增資擴股,引進10多家實力企業入股農信社,4家改制農合機構共募集4.55億股,共計10億元擴股資金,進一步提升了農合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同時,4家改制農信社積極壓降不良貸款累計達6.97億元(對比基準日2017年8月31日),不良貸款率由3.31%壓降至1.97%,風險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此外,市縣各部門還合力完善了153處固定資產確權手續,確保權屬清晰,為農信社的資產確權辦證和網點相關證照的辦理提供有力的保障。我市轄內農合機構改制組建農商行的全面完成,標志著服務我市經濟發展60余年的農信社退出歷史的舞臺,以全新的面貌繼續支持我市社會經濟建設。
會議指出,農合機構是地方金融的重要組成部門,是農業農村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撐,深化農信改革是我市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全市要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攬我市農商行工作,以全面組建農商行為契機,在堅持服務“三農”“實體經濟”市場定位毫不動搖,進一步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的同時,做到“穿新鞋、走新路”,營造綠色金融生態環境,護航河源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助推我市打造“示范區”“排頭兵”。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