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金企座談會召開,葉梅芬強調 加強政金企對接 服務好實體經濟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彭茂洋 昨日,全市政金企座談會召開。市長葉梅芬在會上強調,要加強政金企對接,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共贏共榮,努力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發揮應有作用。
據悉,近年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量質齊升、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全市各金融機構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搶抓機遇、應對挑戰、開拓創新,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截至2018年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18家,各項存款余額為1376.19億元,同比增長10.27%(增幅全省排名第7);各項貸款余額1154.17億元,同比增長13.33%(增幅全省排名第10);存貸比為83.86%,已連續73個月居全省地級市(含深圳市)第1位。
座談會上,部分民營企業代表暢所欲言,紛紛結合實際反映在融資方面遇到的問題,提出相關意見建議;人行河源市中心支行、河源銀保監分局以及10家金融機構就如何支持企業融資發展作了表態。
葉梅芬代表市委市政府對企業、金融機構長期以來對我市經濟發展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她表示,當前全市上下圍繞建設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的謀篇布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各種資源要素紛紛向河源集聚,“虹吸效應”日益凸顯。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葉梅芬也表示,當前我市的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企業融資成本高、手續多、審批程序長、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她要求,要加強政金企合作,著力破解難題,助力河源加快發展。企業要堅定信心,提升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努力做大做強;金融機構要深化金融改革,推動優惠政策落地,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主動作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政府部門要加強服務,建立金融服務常態化機制,盡快推動“金融十條”等政策落地,建立對金融服務的激勵機制,對現有的骨干企業、重點項目將在金融支持、技術改造、用地、產業基金、代辦制上給予“綠色通道”的支持,通過加強政金企對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實現共贏共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