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職稱改革健全職稱制度體系 品行不正或兩年內 不得申報職稱評審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近日,《河源市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出臺,通過健全職稱制度體系、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方式機制、優化職稱管理服務、加強職稱評審監管、加強組織領導六方面,以加強我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社會化的職稱制度。記者看到,該《辦法》把品德品行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探索建立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并處以兩年內不得申報職稱評審。
健全制度體系是此次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辦法》提出,我市將促進職稱政策與人事人才政策、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的有效銜接,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鼓勵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參與業務培訓、合作交流等非學歷繼續教育,將繼續教育情況作為專業技術人才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在職稱評審中,技工院校中級技工班畢業生與中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高級技工班畢業生與大專學歷人員同等對待,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與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
按照《辦法》規定,職稱評價標準有品德品行、創新能力、業績貢獻三方面,其中,品德品行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重點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用人單位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民意調查等方式全面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操守和從業行為,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并處以兩年內不得申報職稱評審。此外,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突出對創新能力的評價,并著重增加技術創新、專利、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標準制定、決策咨詢、公共服務等評價指標的權重,將科研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