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與地緣優勢 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打造“兩個河源”
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表示
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與地緣優勢 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打造“兩個河源”
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是我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總抓手。省委、省政府提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戰略以來,全省各地迅速行動響應,蹄疾步穩抓好落實。
1月28日提交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把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作為2019年全省十個方面工作之一。這一重要布局,引發代表委員高度關注。如何把握發展大勢和重大機遇,真正破解區域協調發展難題?如何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差異化協調發展?如何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實現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者?其中在北部生態區話題,省人大代表、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表示,將充分發揮粵北山區的生態優勢,打造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生態河源;充分發揮毗鄰珠三角地區的地緣優勢,打造產業興旺、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的現代河源。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北部生態發展區,堅持生態優先,嚴控開發強度和產業準入門檻,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筑牢全省綠色生態屏障。
丁紅都表示,河源正努力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排頭兵,將充分發揮粵北山區的生態優勢,打造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生態河源;充分發揮毗鄰珠三角地區的地緣優勢,打造產業興旺、經濟發達、人民富裕的現代河源,構建生態、現代協同發展的新優勢,實現在高水平保護下高質量和較快速度發展。
丁紅都指出,河源將守好生態之“本”,切實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治整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提升生態環境核心競爭優勢。推進鄉村振興,把鄉村振興作為生態河源建設的重要推手,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動綠色發展,對接大灣區大市場,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健康醫養等產業,推進創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充分挖掘優美生態的經濟社會價值。
“我們將打造現代之‘魂’。”丁紅都說,河源要堅定不移實施都市經濟帶動戰略,順應產業發展和人口集聚需要,高起點高標準做好新一輪城市總規編制,完善中心城區“1+6”空間規劃體系,做大做強都市經濟主體,強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吸引力;構建完善的市域交通體系,不斷提升高速、高鐵等交通網絡的輻射水平,提升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堅持以產業園區為主平臺,積極承接大灣區產業延伸、企業轉移,推動各縣區形成1—2個特色支柱產業,推動縣城提質擴容和中心鎮適度擴容,增強城鎮產業承載和服務能力。
據南方日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