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手齊“繪”村新顏 紫金中壩北坑村面貌一新,村民齊點贊
夕陽西下,倦鳥歸巢,暮色中的紫金中壩鎮北坑村一派祥和與寧靜。但在村民活動廣場上卻是人聲喧嘩,加油喝彩聲此起彼伏,喜歡運動的村民或打籃球,或打乒乓球,玩得不亦樂乎。前日,駐北坑村第一書記劉小龍告訴記者,自從廣場去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后,一到傍晚,這里就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也是最受村民歡迎的地方。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些村民甚至還開著小汽車帶著全家人專程到廣場來休閑娛樂。
北坑村位于紫金縣中壩鎮西部,屬革命老區,距鎮政府7公里;轄2個自然村,全村219戶1093人,貧困戶17戶61人。村民張仕強說,北坑村已實現了大變樣,尤其是今年春節期間,外出鄉賢回鄉沒有一個不對此豎大拇指的。
經過外立面改造,纘先樓面貌煥然一新。
文體活動潤民心
去年底,幫扶單位聯系組織了一場花朝戲在新落成的村民活動廣場上演出,不少村民像昔日看電影一般,扶老攜幼到演出現場一飽眼福,有些村民還忍不住上臺唱幾句,過一把“戲癮”。除此之外,駐村工作隊還爭取資金1萬元為北坑村廣場舞蹈隊購買了服裝、道具,支持村民開展文體活動。
緊鄰村民活動廣場是北坑小學,幫扶單位投入62.04萬元完成了北坑小學綜合樓改造工程,北坑小學面貌由此煥然一新,成為全村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小學樓頂也被充分利用起來,幫投單位投入49.8萬元建設了53kw光伏發電項目。
產業托起致富夢
貧困村要致富,離不開產業。駐村工作隊進駐后,投資40萬元以“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形式,建設100畝茶葉產業基地(山上種植茶葉,山下魚塘+果園),每年分紅4萬元,還投資50萬元建設茶葉加工廠,每年分紅4.4萬元,貧困戶人均增加收入1400元左右。記者在豬牯嶂合作社茶葉種植基地看到,海拔200多米的山頭上,一株株茶樹迎山風傲立,格外招人喜愛。山頂已鋪設了自來水管,用于給茶園噴溉。
目前,安裝在北坑小學的53kw光伏發電設備已給北坑村帶來了2.6萬多元的收入,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7萬元。
齊心繪就新面貌
暮色中,完成外立面改造的纘先樓在樓前池塘倒影下顯得格外巍峨,尤其是樓前的大紅對聯“迎春接福萬事勝意”把整棟樓裝扮得很是喜慶。像這樣完成外立面改造的舊民居,北坑村有上十處。張仕強說,這外立面改造,全村村民很支持,外立面改造工程農戶100%參與。
劉小龍說,在民居外立面改造中,駐村工作隊、村干部和村民理事會成員挨家逐戶宣傳、解釋政策。由于宣傳工作做實做細,且充分征求農戶的意愿,達成共識。外立面改造的農戶無償提供裝修承包方的用水、用電,確保無障礙施工,并實行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工作。在此基礎上,駐村工作隊還完成部分村道綠化美化,種植香樟、陰香等本地樹苗135棵,設置村莊標識牌7個,墻繪10處。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歐陽春霞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