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水上搜救中心發布水上交通安全預警信息110條54120人次
2018年市水上搜救中心發布水上交通安全預警信息110條54120人次
河源轄區實現“三零”目標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通訊員 陳德峰 昨日,我市召開2019年河源市水上搜救中心成員會議。會議開始前,參會人員還收聽收看了2019年省海上搜救中心成員會議暨海上船舶海港防熱帶氣旋工作會議。
據了解,2018年,市水上搜救中心積極落實防臺、防汛、防風等各項工作措施,及時發布水上交通安全預警信息110條54120人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組織開展船舶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演練,檢驗、鍛煉我市應對船舶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一年來,河源轄區實現“零險情、零事故、零傷亡”工作目標。
今年上半年,我市遭遇了“6·10”“6·12”重大洪災,市水上搜救中心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能,堅定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投入到防災救災工作中。特別是在“6·14”紫金橋垮塌事件中,搜救中心及時協調各方救援打撈力量,相關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專業高效完成落水車輛打撈工作,為全市緊張的抗洪搶險一線減壓,充分發揮了水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線的作用。
會議提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河源市經濟建設不斷深化,我市水上橋梁建設、河砂開采、萬綠湖等水庫水上休閑旅游等活動日益增多,私人游艇、體育摩托艇休閑娛樂,無證船舶非法載客、偷采砂等涉水風險點涌現,對水上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上風險仍然存在,如何治理水上非法違法行為、應對極端氣象災害,成為了水上搜救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議題。
會議要求,目前,我市仍處在主汛期,各成員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重要思想,從最不利、最復雜的情況出發,做好防大汛、抗大風、搶大險、救大災的準備,著力解難題、補短板、強弱項,切實落實好今年防汛防臺工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