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屆八次全會昨日召開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昨日,中國共產黨河源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在市會議中心召開。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林濤就河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工作部署。
會議指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市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和李希書記對河源工作的指示要求,深入開展學習調研,以工作體系為支撐、“軟硬”聯通為重點、產業協作互補為方向、優美生態為根本、民生改善為目的,全力推動融入大灣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我市經濟活力、潛力和動力進一步增強,“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的良好勢頭初步形成。
會議認為,在全省合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期,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論述和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要求,作為落實省委、省政府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舉措,作為河源決勝小康、率先振興、同步現代化的現實需要。要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堅定信心、篤定前行,不折不扣把大灣區建設作為新時代河源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大平臺抓緊做實。
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以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全力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一要著力在實現互聯互通上提效破局,加快打造成為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有機組成部分。二要著力在加強產業協作互補上提效破局,加快打造成為大灣區現代產業重要戰略腹地。三要著力在強化協同創新上提效破局,加快打造成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四要著力在對接“大平臺”“大網絡”“大市場”上提效破局,加快打造成為開放融灣先行區。五要著力在發揮生態功能優勢上提效破局,加快打造成為綠色灣區美麗灣區重要組成部分。六要著力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對接上提效破局,加快打造成為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重要承載地。
會議提出,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各項工作提效破局要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融入灣區“大聯通”,著力增強高端要素吸引力;二是積極融入灣區“大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三是積極融入灣區“大創新”,著力塑造高質量發展動能;四是積極融入灣區“大市場”,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五是積極融入灣區“大生態”,著力筑牢一流生態屏障;六是積極融入灣區“大民生”,著力建設人民幸福心城。
就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實現提效破局,會議強調,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扎實開展災后復產重建工作,加快完善防災減災體系建設;要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切實維護好河源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要高質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不懈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要以釘釘子的狠勁和韌勁,全力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
會議表決通過了《河源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河源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中國共產黨河源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決議》。
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出席全會。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市有關領導同志及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四套班子正副秘書長,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市直和中央、省駐河源副處以上各單位黨員主要負責同志;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黨的十九大代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列席全會。
林濤參加財稅金融組討論時強調
更好更快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助力“融灣”建設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昨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林濤參加市委七屆八次全會財稅金融組分組討論時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將報告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細化目標任務、制定行動方案,更好更快地推動各項事業獲得新發展,助力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在財稅金融組,與會人員圍繞全會報告,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就審計工作、稅務工作、金融工作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紛紛提出“融灣”的工作思路和具體謀劃。林濤認真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并不時與大家進行交流。
聽取大家發言后,林濤指出,全會報告精準對接中央、省的部署要求,結合河源發展實際,對我市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林濤強調,要大力加快交通體系、信息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積極融入灣區“大聯通”,打造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有機組成部分。要扎實推進產業園區提質增效,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大灣區現代產業重要戰略腹地。要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新中心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大力培育科創平臺,營造創新環境,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要全面對接開放型經濟體制,構建現代招商體系,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打造“融灣”先行區。
林濤強調,在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征程中,稅務、審計、金融、財政等單位要深入調研、深入思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報告精神上來,以目標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細化目標任務、制定行動方案,全力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
市委七屆八次全會與會人員分組討論全會報告
奮力推動融入大灣區建設開創新局面
本報訊 記者 彭茂洋 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的召開,對于“示范區”“排頭兵”“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意義重大。與會人員在分組討論全會報告時紛紛表示,將緊跟河源融入大灣區建設的“路線圖”“任務書”,緊緊抓住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綱”,做好各方面工作,努力實現會議提出的“新征程”“新藍圖”。
源城區:
推進各項事業提升到新的水平
“在發展的新起點上,源城必須抓住機遇,提效破局,迅速主動融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推進各項事業提升到新的水平。”源城區委書記鄧卓文表示,源城將進一步注重產業融入,推動源城成為大灣區現代產業戰略腹地;注重科技融入,推動源城成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注重城市融入,推動源城成為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有機組成部分;注重生活融入,推動源城成為大灣區優質生活圈重要承載地;注重生態融入,推動源城成為綠色灣區美麗灣區重要生態廊道。
東源縣:
狠抓兩大戰場,展現東源擔當
東源縣委書記賴小衛說,東源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接下來,東源將以發展都市經濟為重要抓手,加快與河源中心城區的一體化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產業和城市的互動發展,實現“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同時,還將大力發展“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水瓶子”,為大灣區提供“后花園”“康養地”“體驗場”。通過這兩大“融灣”的主戰場、主陣地,彰顯東源優勢,在推進融入大灣區建設的大舞臺上展現東源擔當。
紫金縣:
打造大灣區產業轉移重要承載地
紫金縣委書記劉振林表示,紫金縣完全有基礎、有條件融入、支撐和服務大灣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和優質生活圈的重要承載地。接下來,紫金將通過大力實施綠色引領、創新驅動、西連南融、產業興縣“四大戰略”,利用好政策支撐和渠道帶動,以“嚴高快、深細實”的標準要求,攻堅奮斗的姿態,進一步轉作風、壓責任、提效能,推動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連平縣:
更新理念補短板,結合優勢增本領
連平縣委書記俞志鋒表示,今后連平將進一步更新理念,補齊思想、基礎和市場要素等短板,舉全縣之力發揮優勢,高效快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方位服務大灣區發展,積極打造“融灣”“交通圈”“生活圈”“經濟圈”“人文圈”,為把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的貢獻連平力量。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