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開“6·10”“6·12”抗洪搶險表彰大會
本報訊 記者 彭茂洋 昨日上午,我市召開“6·10”“6·12”抗洪搶險表彰大會,認真總結抗洪斗爭取得的重要經驗和“初心如磐、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砥礪奮進”的抗洪精神,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動員全市上下以先進典型為榜樣,進一步弘揚抗洪精神,把廣大干部群眾在抗洪搶險救災中激發出來的巨大熱情和高昂斗志,轉化為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的強大動力。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紅都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林濤主持會議,市政協主席張麗萍出席會議。
6月9日至14日,我市接連經受了“6·10”“6·12”兩次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共造成全市88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38.76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37.41億元。面對嚴峻考驗,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動員、全員投入、全力以赴,組織了19.09萬人次的抗洪大軍,最大限度保證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東江水源安全,以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讓省委放心、讓群眾滿意的抗洪搶險救災答卷。
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黎意勇宣讀了《中共河源市委河源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河源市“6·10”“6·12”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市領導丁紅都、林濤、張麗萍、吳善平、黎意勇、吳育蓮、葉春球、何廣延、王衛、葉少軍、邊立明、李云濤為河源軍分區戰備建設處等40家“抗洪搶險先進集體”代表、包求文等80名“抗洪搶險先進個人”頒獎。
丁紅都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奮戰在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的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公安干警、新聞工作者,以及各行各業各單位為抗洪搶險救災作出努力和貢獻的同志們表示崇高敬意,向大力支持我市抗洪搶險救災、積極為河源提供援助的省直各單位、兄弟市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丁紅都強調,在新征程上,我們以融灣為“綱”,奮力推進“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要充分發揚“初心如磐、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砥礪奮進”的抗洪精神。一是須始終堅持“初心如磐”,扎扎實實做好各項社會民生工作,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讓“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二是須始終堅持“眾志成城”,最大程度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展現“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的美好前景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三是須始終堅持“不畏艱險”,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和膽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擔當,積極投身廣東改革開放“二次創業”的發展大潮,舉全市之力全域全面融入大灣區建設,奮力推動河源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為全省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探索“河源路徑”。四是須始終堅持“砥礪奮進”,以示范區的標準要求工作,以排頭兵的意識強化工作,奮力譜寫新時代河源改革發展新篇章。
丁紅都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七屆八次全會部署要求,以災后復產重建為契機,繼續發揚抗洪精神,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明確目標任務、提升項目質量、嚴肅工作紀律、完善應急管理體系,轉變作風、攻堅克難,全面完成災后復產重建各項工作任務,加快建設美麗幸福家園。
林濤主持會議時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發揚抗洪搶險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榜樣,以更加頑強的意志、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過硬的作風投入到今后的各項工作中去,為“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作出新貢獻。
會前,丁紅都、林濤會見了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向他們表示祝賀,勉勵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本職崗位上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