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龍川縣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新目標
18日,中國共產黨龍川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論述和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并提出“八融”并進的發展思路,著力抓好六大方面工作任務,奮力推動全縣融灣工作及“12345”發展新思路提效破局。
1-8月,龍川縣產業園區新增擴園面積145畝。本報記者 陳仕平 攝
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全市第一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龍川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其中,第一產業8.19億元,同比增長4.7%;第二產業18.81億元,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53億元,同比增長7.9%。
在重點項目推進方面,1-7月,龍川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7.19億元,同比增長10.2%;1-8月,龍川縣產業園區新增擴園面積145畝,新簽約項目9宗、合同投資總額39.1億元,推動丹尼玩具、科逸衛浴、新陸新材料等5個項目開工建設,園區道路管網、園林綠化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產業園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為70.3億元、15.82億元,分別增長9.6%、8.8%。
著力抓好六項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目標
會上,龍川縣提出將在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科技創新、重點領域改革、綠色生態發展、建設人民幸福心城等工作上加大力度,以此推動融入灣區“硬聯通”、推動融入灣區“大產業”、推動融入灣區“大創新”、推動融入灣區“軟聯通”、推動融入灣區“大生態”、推動融入灣區“大民生”。
(一)基礎設施建設
龍川將加快構建全面融入大灣區的互聯互通交通體系,積極推動贛深高鐵及龍川西站、G205縣城段改線工程建設,梅龍高鐵、龍江大橋、龍尋高速年內動工建設;按照“三區三城”發展思路,加快高鐵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規劃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持續推進“一江兩岸”等項目進展。
(二)現代化經濟體系
龍川將圍繞打造成為大灣區現代產業重要戰略腹地,重點推動中建二局二期、景旺二期等龍頭項目建設,加強產業協調互補,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力爭完成園區工業投資40億元;打造高質量產業平臺的同時,要增強創新動力,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科技創新
龍川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人才引進,積極建立與大灣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用工平臺對接溝通紐帶,通過建立完善人才激勵、人才服務保障等體制,著力引進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能帶動產業發展的高層次或高技能人才。
(四)重點領域改革
龍川將持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農村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著力打造服務型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數字化政府改革;強化招商引資,積極引進質量高、產業帶動性強的項目落戶龍川。
(五)綠色生態發展
龍川將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落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高標準完成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并鞏固整改成效;主動對接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積極參與大灣區環保交流合作機制與平臺建設;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與實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建設。
(六)建設人民幸福心城
龍川將圍繞到年底實現95%以上相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健全貧困戶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推進在龍川工作和生活的大灣區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與本地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積極與廣州、深圳等大灣區核心城市三甲醫院組建省級專科聯盟,提升該縣醫療服務水平;加強與大灣區警務合作交流,參與建立更健全、更完善、更高效的粵港澳三地社會治安治理聯動機制,深入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民禁毒和突出違法犯罪專項打擊行動,深入推進平安法治龍川;全力做好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等重大活動各項安保工作等。
“八融”并進全域全面融入大灣區發展
會上,龍川縣還提出“八融”并進發展理念,即推進理念融合,推動體制機制聯通、貫通、融通;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融合,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在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樞紐節點;推進產業融合,加快打造大灣區現代產業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承載地;推進生態融合,全面建設成為全市融入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和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推進創新融合,加快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轉移示范區;推進人才融合,努力激發融入大灣區活力;推進民生融合,著力打造大灣區優質生活圈承載地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市場體系融合,加快打造高水平全面開放新格局。
會議強調,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龍川的寶貴機遇、光榮使命、重大挑戰。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舉全縣之力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奮力推動“12345”發展新思路提效破局,以融入大灣區建設扎實成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特約記者 曾祥太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