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資訊 > 文化 > 閱讀新聞

          文藝的“技”與“道”

          ■趙海菱

          宰牛本是一項謀生技能,但在庖丁手下卻升華為精妙絕倫的藝術表演。庖丁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技者,技術與技巧也;道者,內在規律也。人只有領悟內在規律、順勢而為,才能在行動中表現出天機自運、出神入化。文藝創作,詩歌、繪畫、書法、音樂等等,其境界之高下,往往與創作者重“技”還是重“道”密切相關。

          詩有詩法,畫有技法,琴有指法,書有筆法,對創作者來說,掌握“技”并不太難,只要勤學苦練,便能駕輕就熟。而“道”的境界,則決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極精微的感受、極透徹的洞察、極忘我的投入,即俗話所謂“不瘋魔,不成活”,亦如魯迅先生所云:“只有糾纏如毒蛇,執著如怨鬼,二六時中,沒有已時者有望。”就文藝作品而言,“技”表現為形式,“道”表現為內涵;“技”表現為姿容,“道”表現為意態;“技”表現為工巧,“道”表現為神妙……比如同樣是寫夏景,“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是“技”,“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則入“道”;同樣是寫天涯羈旅,“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是“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則入“道”;同樣是畫“深山藏古寺”,在重巒疊嶂中露古剎一角的是“技”,老和尚以瓢舀泉水入桶的則入“道”;同樣是畫“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在桅桿上著一水鳥靜立的是“技”,而舟子在船尾安睡、身旁置一橫笛兒的則入“道”……

          究竟如何才能超越“技”的層面,更上一層樓而抵達“道”的化境?重視美育是一條切實的路徑。

          美育與美術是不同的。美術,指的是用具體的物質材料塑造出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美育,則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來培養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蔡元培說過:“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美育以情感為核心,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使人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養,具有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在我國文化傳統里影響最大的儒、道、佛三家,從總體上來說,其審美旨歸都為“和諧”。儒家側重于人與人關系之和諧,道家側重于人與自然關系之和諧,佛家側重于人與自我內心關系之和諧。雅正、飄逸、寧靜之美,表面看去,各有不同,但究其實質,皆為“和諧”。在我國,自古以來,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水乳交融、相互滲透。仁愛、寬恕、謙恭、誠信的道德追求,對立統一、周而復始的圓形思維方式,剛柔并濟、陰陽相生的強身健體之道,一同滋養華夏民族的身心與情感,化育“文質彬彬”的完美君子人格。先學做人,后學為文,“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有堅實的“美育”作為基礎,“美術”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那么,藝術創作之“道”,當如何體察、如何感悟?

          “道”蘊藏于廣闊的社會生活。要深入體察民生民情,努力開闊視野與胸襟。胸中有丘壑,下筆才能滿紙云煙,作品才會有深刻的內涵,字里行間才會洋溢著蓬勃的生命力。“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有了它,才情方能如“萬斛泉涌,不擇地而出”。一代有一代之文藝,無論形式,還是內涵,都會隨時代的發展而更新、嬗變,只有投身于時代洪流,真真切切地感受時代的風云變幻,體悟社會中的美與丑、清與濁、正與邪、真與偽,才能產生充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創作出有血有肉的動人篇章。“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在當今這樣一個闊步走向民族復興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要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道”蘊藏于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遺產。要多讀多學,從中汲取豐厚的營養。一切文學藝術都離不開孕育它的文化傳統。歌德曾經說過:“每逢看到一位藝術大師,你總可以看出他汲取了前人的精華,正是這種精華培育出他的偉大。”一個人的品格和操守、修養與情懷、才思與識見,都離不開前人作品的潛移默化和啟發。莊子曰:“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諸葛亮曰:“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善于不斷從前人留下的精神財富中汲取營養,才能強大自己的心靈、高尚自己的品格、豐沛自己的才情、敏銳自己的藝術感受力與表現力,才能在創作時,文思泉涌、得心應手,“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才能擁有一種“天馬行空的大精神”,創造出與偉大時代相匹配的“大藝術”。

          文藝創作,離不開“技術”的訓練,但更得益于“道”的體悟。

           



          相關熱詞搜索:文藝的“技”與“道”


          上一篇:浣溪沙·又一年
          下一篇:新訪龍川縣龍母戰斗遺址 村民急盼保護修復舊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ts20p1hellokittyshoes|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 chinese国产高清av内谢|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成人啪精品| 被黑化男配做到哭h|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午夜理论影院第九电影院| 狠狠躁夜夜人人爽天96|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不卡av电影在线| 在线免费你懂的| 91原创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色yeye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朝鲜女**又多又黑毛片全免播放 | 波多野结衣bt|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级毛片|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 1000部拍拍拍18免费网站 | 北条麻妃在线视频观看|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