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昨日報到
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昨日報到
懷揣民意獻良策 履職為民赴盛會
懷揣著沉甸甸的民意,帶著謀劃發展的拳拳之心,昨日上午,出席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的人大代表肩負著為百姓謀幸福、為河源謀發展的重托,如期到達駐地報到。在接下來的3天里,懷揣民意的代表們將按照日程安排,聽取和審議大會各項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傳遞人民的心聲,履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
昨日上午9時許,在報到現場,許多代表在領取代表證和大會相關資料后,第一件事就是將代表證鄭重地別在胸前,然后拿出資料查看,交流履職經驗,圍繞準備提交大會的建議、意見展開討論。
市人大代表如期向大會報到。
作為百姓的“代言人”,代表們帶著“錦囊妙計”,個個“有備而來”。記者發現,今年代表們關注的熱點、民生問題十分廣泛,議案建議涉及城市管理、教育文化、鄉村振興、生態環保、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內容。一件件議案建議將在這里匯聚,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展望未來,代表們信心滿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希望:“河源的未來會更好”。
藍秋香:
食品安全問題很重要
作為市人大代表,同時也是一家民營企業的工作人員,藍秋香今年提出的建議,其中一個涉及食品安全問題。舌尖上的安全是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最基本的保障,藍秋香說,她所在的企業主要生產五指毛桃酒,平時接觸泡酒較多,因此,在從業的過程中也發現,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很多泡酒都存在無商標標識、生產日期不明、配料不清晰等諸多問題,安全隱患巨大。她建議政府進一步規范泡酒市場,加大對泡酒監督管理的體制機制,同時加大對市民的宣傳,正確理解“食藥同源”,保障我市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藍秋香準備的另一個建議是關于市民出行方面的。她說,隨著我市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升,汽車對環境的危害也越來越大。有很多市民相繼響應政府的號召,用上新能源車,但新能源汽車的增多,也讓我市面臨著充電設施不足的困境。藍秋香希望通過建議,能加速我市包括充電樁在內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不斷滿足新增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此外,作為來自東源漳溪畬族鄉的一名少數民族代表,藍秋香還表示,也會關注我市對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的統籌運用,希望政府能夠提升針對我市境內少數民族地區的預算,完善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提升河源的文化多元性,增進我市未來發展的文化競爭力。
曹彬清:
搞好農村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接受采訪時,曹彬清難掩心中的興奮,她覺得人大代表有著非常神圣的職責。“去年我提了關于解決移民村村民合作醫療保險的建議,得到了滿意的答復。”曹彬清是東源縣柳城鎮柳星村村干部,作為來自基層的一線代表,她關注的均是最基層老百姓的心聲。
今年,她把目光聚焦在精準脫貧攻堅戰,她希望通過搞好農村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讓農村“空心化”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讓在外務工的60、70后回到農村,從而吸引越來越多更年輕的人回到農村。
此外,曹彬清走訪中發現,東源殯儀館遺體火化所需棺木收費比鄰縣貴了一半,對此村民意見很大。記者看到,她用印有“東源縣柳城鎮柳星村”的紙,把這一建議一字一字端端正正地寫出來,她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管理,以減輕死者家屬的經濟負擔。
游玉文:
關注孩子上學難問題
辦理完報到手續,源城代表團代表游玉文雙手奉上自己的4份建議,分別關注了我市農村文化生活、市區公交站點科學選址、城市餐廚廢棄物管理、源城區新增班級補助資金四個方面。
作為教育線的老代表,游玉文一到報到現場,就被媒體記者團團圍住。今年,她繼續關注教育,提出提高源城區新增班級補助資金的建議,她建議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為學校和年輕父母減壓,解決更多孩子上學難問題。
在關注教育的同時,她也把目光投向了農村。她說,鄉村振興除了要把美麗鄉村建設好,讓農民生活在美麗鄉村里,更要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對此,游玉文提出要利用好鄉村文化陣地,積極開展村頭文化、田頭文化、庭院文化活動,讓農村文化陣地真正成為農村群眾想來、愛來、常來的“文化之家”。
“本來我提了兩個建議,在調研走訪過程中,從群眾口中又收集到了他們的心聲。”游玉文說,作為人大代表,她有責任,把百姓的聲音傳遞到大會,所以,她今年交出了4份建議,希望能得到好的回復。
許建青:
對保姆等家庭服務人員建立誠信檔案
來自源城代表團的許建青今年關注的是廢電池回收問題。他表示,電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一個很小的紐扣電池,就能污染600噸的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了,一節5號電池會使1立方米的土地失去種植價值。“綠水青山是我們河源最大的金山銀山,保護自然環境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責任。”許建青說,希望通過建議,政府能夠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與管理。
許建青另一方面還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加強對家庭服務人員的管理,多部門聯合對保姆等家庭服務人員建立誠信檔案,并對社會公布,一方面能夠促使行業的進一步規范,另一方面也為雇主提供更加安心貼心的家庭服務。
本報記者 鄭婷影 彭茂洋
我給兩會捎句話
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經濟一直在騰飛,城市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從而也帶動了更多人去關注體育運動。近年來,國家在注重全民健身,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在大力提倡體育事業的發展,政府部門要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戶外運動協會所組織的活動,讓戶外運動協會通過徒步、騎行、馬拉松等活動,深挖我市古驛道、紅色文化等有歷史文化內涵的戶外徒步路線,推動我市全民健身和體育事業活動的健康蓬勃發展。
——連平戶外運動協會會長梁衛勝
基層社區醫療衛生事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大健康理念的背景下,基層醫生的行醫理念,也將逐漸發生變化,從“治病”到“防病”,基層醫護人員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但是目前醫療機構的待遇相對較低,導致一些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留住人才。希望此次“兩會”能夠探討基層醫務人員的待遇和提升醫療水平方面等問題,提升基層醫護人員的歸屬感。
——基層醫護人員李軍勇
如今,隨著務工人員回流到農村,農村小學的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師年齡層次、學歷教育、男女比例不均勻,加上一些偏遠山區在硬件設施上無法跟上,這也就導致一些教學課程無法采取創新的教學模式,這勢必影響教學質量。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希望本次“兩會”,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能夠從這些角度出發,多為農村教育提提點子與想法,破除農村教學的痛點難點,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發展。
——龍川縣田心鎮小學教師藍秀娟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退伍軍人,此次河源機構改革,將退役軍人事務單獨設局管理,無不體現了國家對軍人的關心與關愛。希望今后,退役軍人事務局可以擔起帶頭作用,多組織發起慰問活動、送溫暖活動,將河源退伍軍人的力量凝聚起來,幫助當中一些生活比較困難的同志。此外,退伍軍人優撫優待政策要不打折扣落實,保障退伍軍人基本生活。
——退伍軍人刁城邦
物業管理是一項巨大的民生工程,因此各地政府對物業管理工作非常重視。由于河源市物業管理起步較晚,發展慢,行業內部溝通交流不順暢,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個別物業服務企業服務質量、服務體系達不到契約要求,從而導致業主對物業管理工作不理解、不重視、不支持、不配合。希望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能針對規范物業招投標程序、明確誠信自律問題、細化業主委員會與業主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等問題,出臺一系列的規定與管理辦法,從而盡快建立物業管理的行業性法規體系,為物業管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河源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會長張建輝
當前河源全市共有110多家敬老院,絕大部分都是公辦鄉鎮敬老院。公辦養老機構入住率不高,資源浪費很嚴重;資金有限,投入不足,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與社會脫節;不僅如此,公辦養老機構的人員配比也不足,遠遠達不到養老服務要求。比如黃田敬老院,只有一名從農村聘請的非專業護工,不能很好地照顧院內身體不便的老人。鄉鎮敬老院的這一現實狀況導致其只能接受政府特困供養人員,沒有能力接收和服務社會老人。建議政府開展養老機構公辦民營社會化改革,鼓勵社會民營企業參與養老事業,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運營企業。
——黃田敬老院院長曾慶盛
河源用于發展農業的土地資源廣,但眼下多是傳統的農業模式及農業產品,對于農業企業及農民個體戶而言,他們的種植、生產和經營模式比較單一、傳統,不管對于農民自身發展,或者是村集體經濟發展都是阻礙。對比其他地區在農業發展上,河源要加大現代化農資的投入,采用新型的農業產業、農業技術、農業制度,在提升產業效益的同時,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另外,政府部門也要劃定區域整合農業資源,以“公司+基地+農戶+科研單位”的形式,打造休閑、旅游、觀光、體育健身等融合的綜合體,才能推動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工作,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集體和群眾收入水平。
——河源市綠天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羅曼芳
本報記者 吳奕鎮 楊容 吳文婷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