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打造最美“廣東香格里拉”
城市發展需要產業作為支撐。一直以來,連平縣搶抓“四大機遇”,堅持生態連平、現代連平發展路徑,聚焦“兩城一帶”建設,做好“三篇文章”,大力實施“三個國字號”創建,緊緊抓住產業這一核心,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奔康的第一要務,堅持“打基礎、優環境、增后勁、利長遠”,深入實施生態文明發展和工業富縣戰略,加快振興發展步伐。工業園區經過多年努力,成功升級為省級產業轉移園,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旅游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引進了一批項目,創建了一批特色產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日趨合理,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實體經濟不斷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轉向新的增長點,探索出了一條在落后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好路子。
連平工業園。
深入開展“產業大會戰”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
近年來,連平縣持續深入開展好“產業大會戰”,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新一輪產業轉型升級和珠三角產業溢出的“窗口期”,充分發揮連平日益改善的交通區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展環境不斷向好、深圳南山對口幫扶等優勢,以高端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高”(投資強度高、科技含量高、產出效益高、產業關聯度高)產業重大項目為龍頭,以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為重點,以著力培育公共產業技術平臺、物流供應鏈等生產性服務業為配套,加強與深圳等珠三角產業對接交流與共建,加快構建“珠三角總部+連平基地”“珠三角研發+連平孵化”“珠三角創新+連平產業化”等新模式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打造綠色新興產業集聚地,推動連平經濟社會實現大發展。
2018年,園區新簽約項目14宗,合同投資總額34.94億元,解決了當地就業人口4000多人。
截至目前,連平縣園區共引進入園項目95宗,合同投資額16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37.5億元;建成投產項目66宗,在建項目18宗,籌建項目11宗,其中引進了國外及港澳臺企業鐵研、富林等外資企業和佳泰、王老吉、昕隆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規模以上企業48家,高新企業6家。
同時,園區帶動周邊村種植澳洲茶樹1萬多畝、種植廣東紫珠700多畝、種植果蔬菜600多畝,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和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推進南山(連平)共建產業示范園建設打造智能制造生態產業新城
多種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去年,連平縣以PPP模式融資10.68億元實施了三條主干道建設,園區擴容配套有力推進,被確認為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為了加快與深圳南山區產業共建步伐,連平在生態工業園核心區劃出308畝用地,由南山區投資6億元負責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合力打造南山(連平)共建產業示范園,實現兩地利益共享。目前,南山(連平)共建產業示范園建設已完成,該示范園首期的150畝已投入2.7億元。
去年以來,連平縣遵循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融共贏的宗旨,緊緊圍繞市委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核心城市、“兩個河源”“三步走”戰略謀劃,在園區建設的工作基礎上,不斷整合資源,將生態工業園與忠信片區燈塔盆地農業示范區、部隊駐地建設結合起來重點發展,在生態工業園首期開發4.8平方公里的基礎上,擴展規劃58.6平方公里。其中,16平方公里主要用于發展生態工業和智能制造產業,圍繞“產業興園,工業建城”目標,以綠色生態發展為主題,重點培育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和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
初步設想,用5至10年的時間,將產業新城發展為引領連平縣域經濟發展核心引擎、燈塔盆地生態產業發展龍頭、深圳(河源)對口幫扶示范區。目前,東部產業新城已完成總體發展規劃及詳細性控制規劃,并進入實施階段。
補齊民生短板夯實幸福心城基石
在過去的一年,連平縣圍繞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聚精會神抓項目,著力擴大投資,補齊民生短板,夯實幸福心城基石,加快營造“共商共建共享”社會格局,積極謀劃、推動了一批關系連平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
為了加快城鎮擴容提質,連平縣扎實推進融資7億多元的縣城“兩路一河”生態提升工程?h城新水廠、新體育館、新汽車站、新檔案館、環城東路等重大市政項目的選址、用地等歷史遺留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去年,連平縣級公立醫院提升項目啟動,著力提升基層衛生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解決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的惠民實事;縣第一初級中學全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是連平縣教育創現的重點項目之一,解決了“大班額”問題,增加義務教育學位供給,結束縣城沒有寄宿制初級中學歷史、振興連平教育的重要舉措;縣檔案館新館項目,是連平縣適應新時期發展需要,推動國家檔案工作實現規范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工程設計已獲得省市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建成后將成為連平新的地標性建筑。
一批批項目涉及到民生、交通、服務等各個領域,包涵了教育、文化、環保、新農村建設等方面,補齊連平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的重點工程、民心工程,對提升連平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有重要作用。
建設健康休閑旅游產業帶打造珠三角健康休閑旅游首選地
在連平縣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首次明確提出了健康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的思路,提出要推進全域旅游建設,打造“廣東香格里拉”的連平樣板。順應旅游市場轉型發展新趨勢,充分發揮連平山地、河流、田園、村落、民居、習俗、宗教等特色資源優勢,堅持高端項目引進,打造一批山地游、營地游、博覽會游、美麗鄉村游、特色節慶游等新興旅游項目,通過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全面盤活旅游資源,全面豐富旅游產品,全面建成全域景區,培育形成休閑養生、修心養性、戶外體育、健康養老、鄉村度假等高附加值旅游業態,把連平打造成為珠三角健康休閑旅游首選地。
近年來,連平縣一直致力于突破傳統資源型產業發展模式的瓶頸,不斷引進新型工業項目、旅游項目等,大力發展優質特色精致農業,努力構建一高二強三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圍繞“一核心八組團”的全域旅游格局,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休閑旅游目的地。通過推動“兩城一帶”建設,打造連平高質量發展的主平臺、主引擎。
2018年10月12日,廣東·時光連平、廣東·鄉愁連平項目投資簽約儀式在連平舉行,這兩個優質文旅項目的簽約落戶,標志著連平健康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邁出新的步伐,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再添新的成果。
隨著連平健康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的不斷推進,旅游業也將迎來新一輪的黃金發展機遇。
本報記者 吳文婷 特約記者 謝鑫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