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茶產業發展藍圖繪就 致力推動紫金蟬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人間四月天 最美紫金茶 峰連天際處 茶香繞山間
紫金茶產業發展藍圖繪就,致力推動紫金蟬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四月南嶺,滿山翠綠,正值采茶佳期,上百名游客云集紫金縣南嶺鎮武頓山猴子嶺的金豐號茶葉基地,既欣賞茶鄉美景,又體驗了一番“采茶工”,個個樂而忘返。前日,在上千畝茶葉基地里,記者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叢叢茶樹,葉繁枝茂,宛如綠色的云霞,踏進茶園,便聞到一股細細的清香。
紫金縣生態優勢明顯,綠水青山孕育出品質突出的紫金蟬茶,已經成為紫金的一張亮麗名片,尤其紫金縣茶葉產業園自成功入選廣東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該縣通過互聯網平臺等創新營銷宣傳方式,進一步拓展紫金蟬茶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打造紫金縣農業品牌,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據紫金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紫金的茶葉種植面積超4萬畝,茶葉基地逾100個,擁有金萱、翠玉、云南中小葉等近40個品種,其中金萱種植面積占七八成,茶葉年產量2260噸,約占河源市茶葉總產量的40%。這其中,園區茶葉種植面積2.95萬畝,全產業價值5.43億元。
南嶺武頓山猴子嶺金豐號茶葉基地里,采茶女正在采茶。
茶葉鋪就致富路
生態、綠色是大自然給予紫金茶農最好的饋贈,勤勞善良的紫金人將這種饋贈運用得淋漓盡致。有人會問,一片小小的茶葉如何撬動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片細細的嫩葉如何致富一方百姓?從紫金茶農的生活變化中也許能夠找到答案。
“腳下的這條是‘茶葉路’,路邊一棟棟的是‘茶葉樓’。”前日,在龍窩鎮彭坊村駱洋村小組,一茶農告訴記者,以前村里連路燈都沒有,如今這里因茶興旺、致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彭坊村有5000畝茶園,全村由茶產業帶來的收入超過了5000萬元,是“一村一品”的典范。
在紫金,茶產業是富民產業,也是綠色產業,綠色興茶方能真正富民。作為茶葉專業鎮,龍窩鎮茶葉種植總面積達1.8萬畝,占全紫金近一半,擁有千畝以上的生態茶葉基地4個,茶葉加工生產線36條,茶葉專業合作社16個,注冊品牌20多個,茶葉總產值逾5億元。
茶產業的快速發展,也有力地助推了紫金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截至目前,紫金縣的扶貧產業中茶葉種植項目有23個,規模6867畝,投入資金達2842萬元,年收益約248萬元,帶動貧困人口1162戶4540人。
發展藍圖已繪就
去年7月,紫金縣茶葉產業園成功入選廣東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紫金按照“一核、一帶、四圈、八園”的發展格局,編制了《紫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規劃(2018-2025年)》,覆蓋紫城、龍窩、蘇區、南嶺等四個鎮,區域面積1052.8平方公里(核心區384.8平方公里),即以紫城鎮為核心區,以國道236、縣道123為產業發展帶,以紫城鎮藍坑村及黃花村、龍窩鎮彭坊村、南嶺鎮莊田村等4個村為茶葉種植示范圈,計劃打造紫金客茶谷、黃花莊園、且珍壹佰生態園、金山莊園、龍王綠茶旅基地、紫金長林谷農業公園、永光茶園、金豐號客家茶莊園等8個茶旅融合發展示范園。
在此基礎上,紫金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集聚一批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前景的農業龍頭企業,共同參與園區建設。通過對縣內茶企的調研、比選,結合茶企發展的規模、知名度和前景規劃,該縣確定茶產業基礎比較實在的紫金縣紫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紫金縣承龍嶂龍王綠茶業有限公司等12家茶企為實施主體,激發企業建設積極性,帶動31個小型茶企和2230戶茶農參與。
“茶產業要發展,一定要結合獨特的區位、地理、氣候條件,立足生態優勢將‘紫金蟬茶’推向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世界。紫金縣茶葉產業園成功入選廣東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給這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有著紫金茶界泰斗之稱的陳炯昌說。
截至目前,紫金縣茶葉產業園已完成投資9385.8萬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1397.2萬元,資金使用進度27.95%),紫金客茶谷、紫金茶文化中心等27個項目動工建設,動工率93.1%,預計今年6月底前可全部動工建設。
在大灣區腹地建立品牌
紫金縣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士表示,將充分利用北回歸線貫穿全縣這一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將紫金茶定位為“綠寶石上的甘露”,致力打造綠色、生態、無公害放心好茶的品牌形象。同時,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爭取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大灣區腹地建立紫金茶品牌,提升市場影響力。另外,要充分借助活躍在大灣區的紫金鄉賢力量,助推紫金振興發展。
為此,紫金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河源且珍壹佰農家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小清告訴記者,紫金一代代茶人博采眾長,勇于探索,讓紫金茶產業路子越走越寬廣,相信,紫金茶會越來越興旺。
本報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