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門嚴格落實政策助企業渡過難關 受疫情影響企業可緩繳社會保險費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日前,我市出臺《河源市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17條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舉全市之力支持戰“疫”中的中小微企業,確保其正常生產經營。根據《意見》部署,我市人社部門主要涉及三項任務——加快落實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失業保險費返還、社會保險費緩繳、援企穩崗補貼的發放。
市人社局:多措并舉嚴格落實政策
根據《意見》,為穩定職工隊伍,我市對受疫情影響,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工業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無法按時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的工業企業,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繳費,期間不加收滯納金;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工業企業所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該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的50%補貼企業。
“在疫情防控環境下,我市企業普遍受到了階段性影響,經濟壓力增大。《意見》的出臺,對企業而言是一場‘及時雨’。我們人社部門將嚴格落實,推動《意見》迅速落地生效,讓企業及時享受到政策優惠,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據市人社局就業促進科科長歐遠東介紹,當前,該局正在對各類勞動關系作進一步的厘清和研究,爭取盡快出臺專門的實施方案,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企業:增強了渡過難關的信心
“按照計劃我們本來打算年初九就開工的,但因為疫情,我們只能持續停工停產。”和平縣福樓醒獅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金明是縣級醒獅扎作傳承人,其公司扎作的醒獅憑借精湛技藝和良好口碑,遠銷東南亞國家。此次疫情對該公司影響很大,光是80多名員工的工資每月就要40多萬元,外貿方面的損失難以估量。對于陳金明來說,《意見》的出臺好比一劑“強心針”,為自己這樣的中小企業主增強了渡過難關的信心。
河源中光電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長濤表示,《意見》的出臺非常及時,其中的舉措也非常扎實有效,對企業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對穩定職工方面起到很大作用,自己對此感到很溫暖、很感動。“政府擔心企業裁員,這倒不會,反之倒是我們企業更擔心以后會缺工缺員。政府在穩定職工隊伍方面的優惠政策,對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有積極作用,不僅緩解了我們的經濟壓力,也幫我們留住了人員。”劉長濤告訴記者,該公司預定2月17日復產復工,當前正在加緊儲備防疫物資、培訓防疫人員,為即將上崗的員工提供安全辦公環境。
據悉,因此次疫情,河源中光電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直接損失達兩千萬元。當前,該公司擁有2200多名員工,而按照預估,這些員工里有10%-20%將不能按時返崗。“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一邊要復產復工,一邊要防控疫情,很困難。我們希望政府能指派專業團隊來指導我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在物資方面給予更大支持。”
市人社局養老保險科科長黃杏彪表示,企業具體的受疫情影響程度還要等疫情結束后才能進行全面統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