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穿越時空的思念——社會各界祭奠抗美援朝英烈側記

          和風熙熙,鳥語陣陣。清明節前夕,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肅穆安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國作戰70周年的活動臨時取消了。然而,70年斗轉星移,人們對“最可愛的人”的敬仰卻從未改變。

          祭親人

          “大伯,當年爺爺過世時喊著您的名字,就是不肯合眼;奶奶為了找您,眼睛都哭瞎了;爸爸臨終時囑咐我一定要找到您!”到丹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時,馮同恩烈士的侄子馮現嶺抱緊親人墓碑,深情地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搭載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禮兵護送覆蓋著國旗的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進至棺槨擺放區(2014年3月28日攝)。潘昱龍 攝

          縱是萬水千山,也難以阻隔血脈親情;縱是杳無音信,也不能消解家人的思念。

          遼寧丹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管理所所長孫大力忘不了烈士李方榮的家屬前來尋親的那一幕——

          “哥,這么多年,終于找到你了。”河南省宜陽縣柳泉鎮方溝村村民、76歲的李躍卿到丹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探訪大哥陵墓時淚水漣漣,他一邊哭一邊用顫抖的雙手將祭品擺在墓碑前,弟弟李漢卿也早已泣不成聲。

          兄弟倆完成了母親臨終前的遺愿:找到大哥李方榮,盡管他已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

          1951年,年僅17歲的李方榮報名參軍,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一走,便是永訣。母親臨終前,仍念念不忘叮囑李躍卿兄弟倆:一定要打聽到你大哥的下落,給我一個交代。

          多年后,在政府有關部門和媒體幫助下,兄弟二人終于來到大哥墳前。李躍卿將野菊花放在哥哥墓碑上,李漢卿把隨身帶來的一個紅布包慢慢打開,繞墓碑一周,把從家鄉背來的黃土緩緩撒在哥哥墓碑旁,又用雙手在地上挖出一捧黑土,包好,小心翼翼地揣在懷里。

          “哥啊,跟我們回家!”兩個頭發斑白的老人擦擦淚眼,相互攙扶著走過一排排烈士的墓碑……每一塊墓碑都似乎在講述著一段感人故事,也似乎在守護著一方土地長久安寧。


          參觀者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紀念館內參觀(1月9日攝)。潘昱龍 攝

          憶戰友

          鴨綠江畔,青草泛綠,斷橋挺立。

          身著墨綠色的舊軍裝,手捧鮮花,87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劉金聲在家人的陪伴下,隔江遠眺對岸,追憶血與火的歲月。

          閻成恩、楊寶山……望著滔滔江水,劉金聲一遍遍念叨著犧牲戰友的名字:“沒有你們的流血犧牲,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和劉金聲一樣,每到清明節,家住沈陽市渾南區高坎鎮舊站村的抗美援朝老兵孫德山都會穿好自己的綠軍裝,把一枚枚軍功章佩戴整齊,坐上公交車,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

          就算無法到陵園掃墓,老兵們也會用自己的方式追思戰友。孫德山騰出自己的大部分住房,建起了一座“革命歷史及抗美援朝愛國教育館”,自己和老伴擠在十幾平方米的小屋里。

          “建了這座教育館,我就能時常來看看他們。”孫德山愿意為參觀人群義務講解,“我想讓更多的人記住這些歷史。”

          今年清明節,沈陽、丹東等地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取消了大規模紀念活動,代之以網絡祭掃和遠程祭祀活動。全國各地志愿軍老戰士紛紛來電來函,希望陵園能在清明節當天替他們拂去烈士墓碑上的塵土,獻一束花、寄一份追思。

          “穿越時空地域的網絡祭奠,讓人們的追思更悠遠。”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管理中心主任高芳說。

          慰忠魂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下沉式紀念廣場中央,主題雕塑靜靜矗立,環形的烈士英名墻上,鐫刻著197653名烈士的名字。

          2013年,中韓兩國達成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從2014年到2019年,韓方已向中方連續6年移交共599位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未來還會有更多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我們正準備對地宮進行擴建,讓英雄更好地歸葬在祖國大地上。”遼寧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廳長秦喆說。

          近年來,現居丹東的退伍老兵刁慶鋒、河北志愿者張紅琢等人與河南、山東等地的媒體、志愿者們聯合起來,與丹東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等多所陵園合作,發起一場場聲勢浩大的幫烈士尋親活動,已幫助109位烈士找到親屬。

          “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但聚在一起,就是一團團微暖的光火,照亮烈士回家的路。”刁慶鋒說。

          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工作的王春婕,16年來到全國各地烈士家鄉為園內的抗美援朝紀念館收集烈士遺物。

          “這么多年,走到哪里我就用隨身攜帶的大喇叭宣講英烈的事跡,我想讓更多人了解記住這些最可愛的人。”王春婕說。

          醫護人員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95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外科護士王語嫣最近剛從湖北“前線”回到家鄉沈陽。正在集中隔離的她,在手機上參與了向志愿軍烈士獻花的祭祀活動。

          她說,在湖北支援抗疫的經歷讓她對70年前“最可愛的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覺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到我們這一代,大家在國家危難時都能挺身而出,沒有辜負先輩們的付出,這種精神一脈相承。”(張非非、孫仁斌、高爽)

          來源:新華社






          上一篇:“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將頒發
          下一篇:孤膽英雄劉光子:永葆勞動人民本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免费黄色欧美视频| 国产三级全黄在线观看| 2019天天干夜夜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网站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蜜臀91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大尺度吃奶无遮无挡| 老师的圣水女主小说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在线国语5|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日韩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久久久|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官网在线| 女人十八进入一及黄特别片| igao为爱寻找刺激|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黄色一级一毛片|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精品国产粉嫩内射白浆内射双马尾| 动漫人物差差差动漫网站| 爱豆在线观看网址91|免费|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在线播放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91手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