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扶貧“搭橋人”和“引路人” 市扶貧工作局助力更多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彭志通 袁定央 “原打算過幾天自己到紫金縣工業園去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了解到扶貧部門的用工信息后,就來到這里應聘,沒想到一來就相中了。”2月28日,在市工人文化廣場東潤服裝有限公司招聘點,今年21歲的張文濤告訴記者。他是紫金瓦溪鎮下瀨村人,前幾年,由于家庭貧困,他中專畢業后先跟哥哥在深圳務工,后又到惠州做服務工作。
2月8日,他哥哥照例到深圳務工,他不想出遠門了,想在本市找一份工作,趁著年輕,好好學一門技術。2月24日,熱心的村干部專程到他家,把市扶貧工作局和一些企業的招用工信息告訴了他。他2月28日一大早就從瓦溪趕到市工人文化廣場招聘點應聘。由于跟東潤服裝有限公司招工人員談得滿意,他第一個在面試信息表上登記。
記者從東潤服裝有限公司應聘人員信息表上看到,總人數已超過60人,除了一些應聘人員的必要信息外,表格上還特別注明是否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些應聘人員聯系電話還特別注明由駐村工作隊員轉接。這其中,務工者年齡最大的54歲。負責招聘的東潤服裝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總監周來明告訴記者,由于受到疫情影響,不少貧困戶就業受到影響,該公司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響應市政府最近出臺的《河源市全力減少疫情影響確保貧困戶如期實現脫貧的指導意見》,助力全市脫貧攻堅,適當放寬了對應聘者,尤其是貧困戶的就業年齡的限制,爭取讓更多有意愿的貧困戶能夠就業。
記者從該公司的面試信息表上看到,最后一位報名的叫楊學煉,今年52歲,來自龍川縣麻布崗鎮。他以前在深圳一家銀行當保安隊長,由于家庭原因,他前些年從深圳回來后,一直沒有外出務工。這次,當地駐村工作隊到他家告知招聘信息后,他就過來應聘,看著合適就報了名。他說,這次,他一個人先出來看看,賦閑在家的妻子也想出來務工,可以的話,夫妻倆都想到公司里工作。
在市扶貧工作局牽線搭橋下,當天上午,應聘成功的10多名貧困戶集體坐車到河源高新區的東潤服裝有限公司實現了就業。市扶貧工作局副局長鄧春華告訴記者,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市扶貧工作局還將督導駐村干部深入宣傳就業扶貧政策,多渠道宣傳就業信息,幫助更多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讓想就業的貧困戶一戶不落都有“飯碗”。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