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竹鼠養殖項目順利實現轉產 確保貧困戶如期實現脫貧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左治秋一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實現脫貧,2019年她開始飼養竹鼠,當前養殖了有100多只竹鼠。3月20日上午,這100多只竹鼠被進行了無害化處理。這是江東新區轄區內唯一的一個竹鼠養殖項目。竹鼠被處理后,工作人員還對養殖場所進行了全面消毒。
對養殖場進行全面消毒。
幫助貧困戶實現養殖業轉產
左治秋告訴記者,竹鼠毛重價格約七八十元,一只竹鼠通常重達三四斤左右,自己飼養的100多只竹鼠總價值約3萬元。在疫情發生前,左治秋剛好在江東新區和幫扶單位支持下新建了一個面積約300平方米的廠房,準備擴大竹鼠養殖規模。
革除濫食野味陋習已成為當前疫情下全社會的共識,“最嚴禁野令”發布后,“三有野生動物”竹鼠上了養殖業“黑名單”。根據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為將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確保全部貧困戶如期實現穩定脫貧,江東新區全力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特色養殖業轉產。
經過與左治秋商量探討后,幫扶單位市委老干部局決定,接下來,將分兩步走,確保左治秋家庭在今年年底前實現脫貧。“我們首先在3月底前幫貧困戶完成第一個轉產項目,就是養雞項目,然后會安排貧困戶到東源縣柳城鎮去學習塘鲺養殖技術。”市委老干部局駐梧峰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歐曉遠說道。
根據我市出臺的《全力減小疫情影響確保貧困戶如期實現脫貧的實施方案》,新區按照以往竹鼠的市場零售價,給予轉產的竹鼠養殖戶左治秋共計4萬元的補貼,另外再給予轉產扶持資金4萬元。
特色養殖轉型正以點帶面推進
在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出臺的《全力減小疫情影響確保貧困戶如期實現脫貧的實施方案》,重點解決特色種養轉型轉產中的難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操作實施細則,加強科學指導,培育特色養殖轉型試點,以點帶面推進轉型。
據市扶貧工作局統計,此次轉產涉及9個村鎮38戶貧困戶的4339只竹鼠養殖項目,計劃轉產為養雞、種植秀珍菇等項目;涉及7個村鎮90戶貧困戶的1249頭豪豬養殖項目,計劃轉產為養魚、釀酒、養殖家禽項目。
在企業、貧困戶們的主動配合下,目前,我市特色養殖項目轉型轉產工作正順利進行中。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