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凝心聚力謀開局 實干續寫新篇章
今年河源“兩會”期間,出席市七屆人大七次會議和政協河源市七屆四次會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滿懷激情,認真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并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爭相發言,熱烈討論。
大家一致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色鮮明、亮點紛呈、重點突出,對去年政府工作成績總結得實事求是,問題分析深刻透徹;今年工作部署目標明確,措施具體,充分體現了我市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的信心和決心。
市人大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市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關鍵詞:營商環境
“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振奮,2020年的工作措施有力,鼓舞人心,堅定了我們各項工作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的信心。”市人大代表孫鋒表示。
孫鋒表示,河源高新區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謀劃好的路線圖,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樹立大考意識,堅持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利用好對接深圳的特別優勢,在平臺對接、產業對接、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打造上走在前列,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孫鋒表示,河源高新區將在作風轉變上下功夫,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和便利化的環境,為全市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做出高新區應有的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民營企業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少企業也享受了疫情防控時期貸款優惠政策。但目前經濟形勢依然不樂觀,市政協委員歐小魯希望政府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各項措施要落地,實實在在做好服務工作,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
關鍵詞:抓好“六穩”、落實“六保”
“河源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戰略腹地,具有自己獨到的、天然的這種區位優勢、區域優勢和生態優勢。”市人大代表秦衛民說,抓好“六穩“工作,落實好“六保”的任務,是當前東源縣一個重中之重的工作。接下來,東源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在基礎設施的硬聯通、營商環境的軟聯通方面,持續發力。同時,東源作為“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的主力軍、主戰場,還將按照“兩個河源”的發展思路,全面實施“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的發展戰略,全力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在現代產業、現代農業、資源型經濟、文旅產業等方面高起點來謀劃,高質量來推動發展,為推動“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構筑新局中做出東源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奪取“雙勝利”
“政府工作報告把中央、省、市的各項決策部署進行了具體化、措施化、數字化和項目化。”市人大代表楊利華說,接下來,龍川將全力貫徹落實好本次大會精神,繼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抓好復工復產提速,奪取“雙勝利”;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要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同時,還將大力發展產業經濟,把龍川的產業堆頭做大做強;大力發展民生保障事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此外,龍川也將牢牢守住環境保護的底線,在龍川大地上譜寫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楊利華還表示,龍川還將進一步加大與大灣區的交通對接,以交通“硬聯通”推進營商環境提升、產業合作共建提效以及民生保障事業提質的“軟聯通”,帶動龍川在“融灣”“融深”上取得實效。
關鍵詞:推動振興發展
“報告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特別是對抓好‘六保’‘六穩’工作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市人大代表林文泉表示,接下來,連平將強化大考意識,緊盯全年的目標任務,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持續用力,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千方百計落實“六保”“六穩”,千方百計抓項目、抓建設、抓投資,全面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同時,連平還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進一步充分發揮連平的生態資源優勢,特別是在完善交通、做強園區、建美鄉村、擴大開放這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找準“雙區”聯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連平振興發展。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市政協委員葉文鋒說,我市是廣東的生態屏障和生態發展區,其中龍川、和平及連平都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限制發展縣,同時大部分地區又是蘇區老區。他建議市委、市政府搶抓河源納入深圳都市圈、“融灣”“融深”的機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贛深高鐵建設,建立生態發展補償機制、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機制等,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政協委員賴運宏建議,市委市政府對水資源開發利用引導和招商引資工作要上升到戰略發展高度,可以成立河源優質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組,研究河源如何在保護水資源的前提下,深度挖掘水資源的商業價值;同時,水資源主管部門要樹立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市場意識,充分利用河源自身的優質資源,探討靈活多樣的投資體系,引進外來投資者共同開發與打造本土飲用水品牌。
關鍵詞:鄉村振興
“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的和平縣獼猴桃和深受消費者歡迎的腐竹產業,在新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下,如何發展壯大,尋求健康發展之路,值得探索思考。”市政協委員朱俊威建議,加大惠農支農政策,結合鄉村生態旅游,借助新媒體等多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努力打造“產品地標”,做強做大產業鏈,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今年,在鄉村振興方面,我市將挖掘茶葉等特色農業產業的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市政協委員姚家芳說,今年她所在民革河源市委會的調研課題,就是關于河源市茶葉產業發展的內容。她告訴記者,河源的茶葉品質好,但是品牌打不響,影響力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茶葉都是單打獨斗,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品牌來進行規劃調配。姚家芳建議,我市茶產業可以集中探索建立一個統一的品牌,以品牌化運作,提升市場競爭力,通過打造品牌化的茶葉,提升河源農產品附加值,讓茶葉成為河源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
關鍵詞:醫療衛生
今年,我市將加快補齊公共衛生領域短板。市政協委員徐學章建議,醫院要加強急救體系建設,減少外傷搶救等待時間,開設搶救綠色通道;要加大投入,完善醫院的醫療設備,提高診療保障水平。同時,要提高相關待遇,想辦法留住高尖精技術醫護人才,確保河源醫療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今年我市將加快深河人民醫院建設,推進市疾控中心、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等項目建設。作為醫療界從業人員,市政協委員王靜說倍感振奮。她說,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對河源醫療界是很大的鼓舞,也鞭策著河源醫療界同行。她表示,接下來,醫療界同行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水平,著力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本報記者 劉曦 鄭婷影 彭茂洋/文 陳仕平/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