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京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提交建議5件 積極建言獻策 發出河源好聲音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連日來,備受矚目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召開。我市在北京參會的三位全國人大代表,為民生獻計獻策,為發展積極建言,提出了《關于在全國各地設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和開展生態教育的建議》《關于普及建設縣級科技館的建議》《關于規劃建設韶關經河源至汕尾鐵路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贛廣高鐵項目建設規劃并納入<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建議》等5件建議。
繆國樂:設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開展生態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日益重視,2018年“生態文明”寫入憲法,標志著黨和國家把生態文明提到中華民族千年發展大計的新高度。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而與其不匹配的是,我國生態文明的社會和學校的教育體系建設相對滯后,教育基地和建設標準、課程設計和評價方法等嚴重不足,為此,全國人大代表繆國樂提出了《關于在全國各地設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和開展生態教育的建議》。
繆國樂建議,教育部聯合其他部門,按照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明確為國家的戰略目標的基本方略的決定,創新和健全生態文明教育體制機制,對生態文明教育體制改革措施作出具體部署和加快推進速度。他建議,要從國家層面建立生態文明研學基地選址標準和規劃建設標準,尤其是在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地區建設生態文明研學教育實踐基地。
繆國樂表示,目前,囯家對生態文明等社會和學校研學基地的建設標準、課程標準和扶持政策缺乏,極大影響了這些基地的發展。在調研中,他發現,我市東源縣義合鎮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態文明研學教育實踐示范基地的選擇區域。該鎮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開設以“紅色革命研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生態文明研學基地、客家古村文化研學基地、農耕文化研學基地和室內特色主題研學館”為主題的各類專業研學基地和各類安全主題室內研學館,擬將該鎮打造為生態文明“研學小鎮”。但該項目實施過程中,這些研學基地在建設標準、課程設置標準、評級評估標準和扶持政策措施不明確的情況下,項目的推進情況比較緩慢。
此外,繆國樂說,從國家層面,還需完善社會和中小學生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豐富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課程和評價體系,建立健全全民生態文明教育的考核機制。
謝舒雯: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謝舒雯帶了三份建議參加全國兩會,分別是《關于規劃建設韶關經河源至汕尾鐵路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建議》和《關于加快推進贛廣高鐵項目建設規劃并納入<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建議》。
今年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要實現農民奔小康的目標。目前,我國農產品的流通存在數量巨大、供應分散、物流成本較高等情況,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但農民的收益并未隨之增加。因此,在《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建議》中,謝舒雯提出,要盡可能地減少流通環節,一方面,提高農產品的直銷比例,建立起較為直接的產銷對接模式;另一方面,針對農產品運輸環節中農產品損耗率較高且儲藏期縮短等問題,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利用政府引導農戶與企業進行直接接軌,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有效減少農產品的流通損耗,降低流通成本。同時,要對農產品批發環節進行管理,創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組織模式,提高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效率;開展農產品物流技術的研發工作,將冷鏈運輸作為農產品流通體系中建設的重點內容,加大農產品流通技術研發力度,構建包括保鮮和儲運技術、物流配送技術、電子化交易技術和信息技術等在內的農產品物流技術支撐體系,擴大農產品的運銷范圍,保證農產品品質穩定,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
路通才能財通,作為連任兩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謝舒雯連續多年都特別關注交通建設,特別是對鐵路這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有著迫切的渴望。她認為高速鐵路既是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加有效投資、擴大消費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對拉動地區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李舒強:普及建設縣級科技館
科技館是政府和社會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公共科普服務的公益性展覽教育機構,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基礎性設施。同時,科技館也是激發公民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公民科技素質的重要陣地,對于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然而,當前,我國科技館基本上建立在一二線城市或相對發達的地級以上城市,而縣級科技館存在缺口較大、區域分布不均、展教功能薄弱等三大問題。
因此,為進一步促進科普的公平普惠,全國人大代表李舒強在《關于普及建設縣級科技館的建議》中,建議國家加大對縣級科技館的建設支持,提供專項建設資金,制定縣級科技館建設規劃指南,以縣級為單位,將科技館建設納入縣城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規劃,實現每縣一館的目標。在全國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崇尚科學的氛圍,尤其是通過科技館普及科普知識,進一步培養中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興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樹立科學意識、科學思想,以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