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惠高速昨日正式通車
本報訊 記者 吳奕鎮 通訊員 沈高 賀蓉 曾峻 昨日上午11時28分,隨著一輛輛早已等候在各收費站入口的車輛緩緩駛入,備受關注的紫惠高速正式通車。作為新開通的高速公路,紫惠高速是一條通往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快捷高速路,今后從河源紫金駕車到惠州市區僅需1小時左右。
紫惠高速昨日正式通車。
河源紫金至惠州僅需1小時
紫惠高速是省重點建設項目,是粵東北山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的重要通道。項目北起于河源市紫金縣瓦溪鎮,終于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全長77.41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
紫惠高速通車后,從河源紫金縣駕車去惠州市區可繞開省道S120線,用時只需1小時,前往廣州、深圳、東莞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也縮短將近40分鐘,預計將成為江西、梅州、河源等地通往珠三角核心地區的首選高速通道,對進一步提高珠三角發達地區對粵東北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更好地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促進粵東北地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有重要意義。
當日上午11時不到,紫惠高速全線各收費站陸續有車輛駛進入口等候通行,現場工作人員著裝整齊,面帶微笑,整裝待發。11時28分,隨著通車儀式活動主會場宣布紫惠高速正式通車,一輛粵P車牌車輛緩緩駛入紫惠高速藍塘北站,車主甘女士是土生土長的紫金藍塘人,在深圳務工多年,當日上午10時多就在藍塘北站等候通車。“我在深圳上班,家住紫金縣藍塘鎮,基本每周都要往返一次,經常要近3個小時才能到家,逢年過節用時更長。現在紫惠高速開通了,元旦、過年都不怕塞車啦!”甘女士表示。
據悉,紫惠高速與河惠莞高速平潭至潼湖段同時開通,惠州市區形成首條高速環線。贛南地區、粵東北地區的市民可經莞番高速橋頭至沙田段,快速到達粵港澳大灣區城市。
服務區可看紫金“花朝戲”
昨日上午,記者在紫惠高速藍塘服務區采訪時見到,該服務區雙層鋼結構主樓配以整體式玻璃幕墻,極具現代化氣息。銀白色不規則的金屬板屋頂如山茶花般綻放,魚籠編織式的吊頂寓意著豐收與喜慶,充滿了濃濃的客家風情,門口兩個身著“花朝戲”戲服的可愛公仔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據悉,紫金“花朝戲”是河源市地方傳統戲劇,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源于紫金縣鄉村的“神朝”祭祀儀式,用客家話演唱,流行于廣東省東部客家地區。在廣東省交通集團“一區一特色,一區一精品,一區一主題”的思路指引下,藍塘服務區以客家文化和“花朝戲”為主題進行品質提升設計,打造以交通為牽引,地方文化為特色,集餐飲、休閑、文化為一體的復合型服務場所。“我們打造‘花朝戲’主題服務區,讓土特產‘出山’,‘花朝戲’‘登臺’,可更好地展示、保護和傳承當地特色文化,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紫惠高速總經理鄭建浩表示,藍塘服務區的各項功能正在不斷完善中,將來司乘人員在服務區不僅能休息放松、休閑購物,甚至還有機會一睹獨具地域特色的“花朝戲”表演,感受客家文化。
“交通+旅游”助力經濟騰飛
紫惠高速從紅色革命文化地河源紫金縣出發,直達粵港澳大灣區門戶城市惠州,沿線旅游資源豐富。通車后,紫金革命老區、贛南原中央蘇區將直接聯通粵港澳大灣區。
“我們結合沿線紅色文化、自然旅游資源、特色生態農業等地方特色,從打造主題文化特色服務區、提級改造省定貧困村金光村村道、設置服務旅游的互通立交等深入開展‘交通+旅游’課題研究實踐,積極構建‘人+車+路+環境’相協調的高速公路景觀廊道。”鄭建浩表示,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知名度與交通流量,實現“交通帶動旅游,旅游促進交通”的局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