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聞網由河源晚報社主辦!新聞網旗下: 在線數字報 | 新少年
          當前位置:河源新聞網 >> 新聞 > 專題報道 > 閱讀新聞

          歲暖情長一路相依相隨

          1995年—2020年,25年,面對時光的交錯,河源晚報一直秉承初心,全力以赴醉心于不斷強化新聞報道的傳播力,每一次新聞改革、每一個新聞策劃、每一個新聞欄目、每一篇新聞報道,都是以求最大限度滿足受眾不斷變換、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

          25年里,我們聚焦新聞現場,捕捉點滴感動,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拔地而起,也記錄了時代的變遷,收藏了河源人民昂揚奮斗的堅實腳步,同時也收獲了眾多的讀者青睞和前行的力量。今天,我們采訪到了關心晚報的人士、熱愛晚報的讀者,一起與他們細數與晚報的難忘故事。

          季運金:

          一份有人情味的報紙

          “河源晚報是一份很有人情味的報紙。”作為連平縣內莞鎮宣傳委員,季運金回想自己從任職以來,她作為河源晚報的通訊員,這份用報紙鏈接起來的情分和緣分從未間斷過。

          在今年河源“6·10”“6·12”特大洪災中,內莞鎮作為受災情況嚴重的一個地方,河源晚報在宣傳上給了內莞鎮很大的支持,從水災救援到后續家園重建,晚報對內莞鎮的災情做了大量的報道,這些報道也讓更多人關注內莞鎮的災情,并且進行支援。也是在這一次的水災中,季運金結識了很多優秀的記者,并且見證了他們優良的工作作風,不分晝夜,不分節假日,任勞任怨,在一線及時報道,令人贊賞!

          “一直以來,我也為晚報提供了大量的新聞線索,”季運金說,我們希望能與晚報一起,繼續為民發聲,在未來的日子里,合力對內莞的鄉村振興進行宣傳報道,把內莞鎮的民生民意通過故事的方式更好地呈現出來。

          張燕麗:

          生活中晚報從未缺席

          “家公無論每次去哪里,首先叮囑我們的,一定是要記得到保安亭給他拿河源晚報,不能遺漏任何一份。”東源縣實驗中學教師、2019年全國優秀教師張燕麗說,立足主流,扎根河源,貼近生活,服務讀者的河源晚報不僅是老人心中的慰藉,也是兩輩人溝通的橋梁。

          據張燕麗介紹,2015年,她的公公從老家來到河源給自己帶小孩,由于人生地不熟,自己和丈夫又忙于工作,除了生活起居之外,很少有時間與老人促膝常坐。老人有閱讀的習慣,剛好單位有訂閱《河源晚報》,她就為公公也訂閱了一份,沒想到集本土味、民生味和文化味于一體的河源晚報,很快得到了公公的青睞,報道的內容也成了一家人飯間的談資。同時,作為一名教師,張燕麗對河源晚報社的《教育周刊》也是稱贊備至。“《教育周刊》不僅關注、解讀教育上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也為老師們提供了很好的教學幫助,同時,通過對學生作品的發表,還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和創作激情。”張燕麗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訂閱《教育周刊》。

          黃赟:

          河源晚報給我留下寶貴財富

          回憶起和河源晚報的緣分,源城區新聞秘書黃赟的心中總有一份親切、溫馨、滋潤和家的感覺。黃赟說,2002年他剛從大學畢業便進入了河源晚報社工作。最初,到哪里采訪、寫什么稿子、怎么寫……他都不懂,幸好在“師傅”的帶領下,他一點點地學會。回首在報社工作的日子,最讓他難忘的是單獨采寫的第一篇稿件。2002年10月,河源的高溫天氣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為了更深入了解市民是通過何種方式消暑,黃赟深入大街小巷,經過多天的采訪與觀察,了解到人們喜歡在這樣的天氣里吃苦瓜消暑,于是撰寫了第一篇沒有老師指導的報道《河源人愛“吃苦”》,受到報社領導的好評,這堅定了他從事新聞工作的信念。在河源晚報社工作的5年時間里,他先后采寫了《源城整治“四搶”違法行為》《誰來幫幫救火英雄》《關注環衛工人》等不乏有影響力的新聞報道。

          2007年,黃赟離開報社,來到源城區新聞秘書崗位工作。雖然已不在晚報工作,但他依然關注著晚報的發展,每當源城區有重大活動的時候,他總會第一時間想到“老東家”,并及時把信息傳遞給老同事們,一起做好每一篇報道。

          黃赟表示,河源晚報給了他知識和力量,更給他的人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和難忘的經歷,他衷心祝愿晚報辦得更好,辦得更出色。

          王婉馨:

          晚報展現了媒體的擔當

          青少年是未來的花朵,對于家庭、民族和國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從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已經有6年的時間了,6年的時間里,跟河源晚報的記者也經常接觸,晚報對青少年事務的關注程度,報道的專業程度,都讓我打心眼里感動。”河源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社工師王婉馨告訴記者,以前也會看晚報,但真正意義上了解河源晚報,認識河源晚報,還是在從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之后。

          王婉馨回憶說,由于絕大多數青少年白天都需要上課學習,家長也需要工作,所以很大一部分團體輔導活動都會在晚上進行,而河源晚報記者前來采訪時,為了不打擾團輔活動的正常進行,都會選擇在一旁等到活動結束后才開始采訪。隨著《從心出發,呵護成長的心靈》等一篇篇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有社會反響的專題報道的推出,不僅展示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意義,展現了媒體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影響了許多家庭對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很好地為“問題”青少年群體“去標簽”,讓他們看到了媒體、公眾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和關心,對他們破除內心的桎梏,重新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雷曉瓊:

          晚報是公益事業上的好幫手

          眾愛志愿者服務中心秘書長雷曉瓊是《河源晚報》的忠實讀者,2013年,她從外地來到河源創業,通過關注、閱讀河源市民自己的報紙《河源晚報》,她了解了河源大大小小的民生時政,這也讓她逐漸融入了這座城市。

          2014年,雷曉瓊和一群熱愛公益的人成立了眾愛志愿者服務中心,立志通過公益讓河源這座城市變成有愛、充滿正能量的城市,而她的友善也逐漸地被晚報媒體人關注。由于經常和晚報人接觸,雷曉瓊與她的小伙伴們在這座城市撒播的愛心也逐漸被更多人所知,并且通過晚報媒體人的宣傳,眾愛志愿者服務中心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逐漸有更多的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事業中。

          如今,河源晚報也是雷曉瓊在公益事業上的好幫手,閱讀《河源晚報》,關注“河源晚報”公眾號,轉發一些有正能量的推文到志愿者群,成為她的習慣,在河源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她說,“公益事業的路上,不得不感謝河源晚報。每一次的活動,都能看到河源晚報記者的身影。感謝關心和支持我們的每一位記者,正是這些記者的積極報道,才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我們,愿意加入我們!未來,希望我們能一起攜手,將公益事業做得更好!”

          本報記者 彭茂洋 吳文婷 劉曦

           



          相關熱詞搜索:歲暖情長一路相依相隨


          上一篇:2019,河源有你,更溫暖 2020,河源有我,更美好
          下一篇:光影相隨 晚報“鐵軍”在新聞一線砥礪前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更多 >>

          熱度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案例展示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国产熟女露脸大叫高潮|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美美哒韩国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717影院理伦午夜论八戒|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女性成人毛片a级|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日本xxxx裸体bbbb|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 日本乱码视频a|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好吊日在线观看| 中出五十路免费视频|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在线|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涩涩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极品人体西西44f大尺度|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果冻传媒麻豆电影|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女的被触手到爽羞羞漫画|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