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激蕩春潮涌 融灣興園風正勁——記奮進中的源城區工業園
源城區工業園,規劃面積17.69平方公里,一片因發展而生、因創新而興的沃土。作為中心城區發展工業的主戰場,今年以來,源城區工業園在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中,通過抓規劃建設、招商引資、培育支柱產業、做大做強企業規模、優化投資發展環境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加快建設和發展,取得較好的成效。
從荒山偏壤之地發展成高新產業集聚之區,源城區工業園靠的不是繼承殷實的家底,而是不斷創新,砥礪前進。園區以電子信息為產業發展方向,重點承接和發展國內外及珠三角地區轉入的電子電器產業和“四新”(新電子、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產業項目,努力打造環珠三角產業帶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高新產業區。有數據為證:目前,園區有落戶項目133個,合同投資總額331.09億元,規上企業48個,屬于主導產業的項目有98個,占落戶項目的73.7%,而且大部分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電子電器項目。源城區工業園歷年來曾榮獲“廣東省電子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廣東省三星級優秀服務園區”“廣東省循環經濟工業園”“廣東省四星級優秀服務園區”“廣東省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廣東省五星級優秀服務園區”“廣東省2015年度優秀園區”等榮譽稱號,并且多次在省產業園考核和擴能增效專項資金評比中獲得省財政扶持資金。
源城區工業園發展勢頭喜人。
生態園區,撲面而來。
創新驅動構建新格局
善弈者謀勢。為推動源城區工業發展提效破局,源城區工業園創新發展思路,提出了“東連、南拓、西融、北伸”發展目標:“東連”,產業園三期擴園東片區利用與河源高新區相鄰帶來的平臺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積極主動連接河源高新區,利用河源高新區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區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南拓”,一是產業園往南部擴征68.66公頃土地,主要謀劃發展總部經濟,打造以中歐益智教育產業園為龍頭的核心項目,吸引德國、丹麥等歐洲知名品牌的教育產業落戶;二是謀劃0.65平方公里低碳產業園建設,形成以低碳產業為核心,以低碳技術為支撐,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為基礎的低碳發展新格局;“西融”,依托客天下、巴伐利亞莊園、春沐源等旅游產業帶,利用較完善的服務配套,打造“宜居、宜商、宜業、宜游”生態人居環境,促進產業集聚,整合推動產、城、游、學一體發展;“北伸”,在北邊謀劃6平方公里5G產業城,打造5G產業城,以推動產業園擴能增效,促進新興產業集聚。
對于“北伸”,源城區工業園將以“一軸一心四區”模式建設,園區內重點打造5G產業核心區、科研辦公區、制造匯聚區及配套服務區,積極借助5G行業龍頭華為公司與我市戰略合作的契機,在5G產業城打造“1云、1中心、1體、1生態、1學院”5個1的產城融合發展框架,還將邀請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開展實地調研,研究河源5G產業園發展的路徑,提出發展思路、主要任務、重大工程、規劃布局和相關措施建議。在此基礎上,源城區工業園還積極申報廣東省5G產業園,將5G產業城納入2020年省重點前期預備項目計劃和全市“十四五”規劃中統籌考慮。
精準招商增添新動能
新時代下,一地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招商引資至關重要。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是加快工業發展、推動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基礎性任務。2019年,源城區工業園積極組織系列經貿活動,如2019年源城區5·21經貿活動現場簽約11個工業項目,合同投資額708億元;2019年源城區秋季經貿活動現場簽約15個,合同投資額43.85億元。這其中,工業項目有10個,包括購地建廠房工業項目3個(天麗高電器、藍正海洋新材料、東邦電子)、租廠房工業項目7個(舒爾康生物科技、望子成龍服裝、德坤金屬、中安諧科技、精致科技、科智達科技、百道食品),教育類項目1個(黃岡實驗中學),合同投資總額達6.04億元;意向簽約項目12個(文創工業小鎮、狄嘉纖維制品等),投資總額達211.5億元。
當然,招商引資,不能想當然地什么都想要。源城區工業園聚焦聚力高質量精準化,吃透自己的產業基礎、比較優勢、整體的產業方向設計,圍繞目標去開展招商引資,積極謀劃一批特大項目落戶,計劃引進中歐益智教育教具、百立豐科技等行業龍頭項目,加快全區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以百立豐科技項目來說,源城區工業園已與重慶百立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擬將重慶總部產能及項目逐步搬遷至源城(預計年產值達到10億元),同時百立豐公司下屬華銳光電五代線顯示面板項目后期模組計劃落戶5G產業城(五年年產值超過200億元)。另外,百立豐公司計劃在5G產業城打造中國第一高端內存品牌“東方憶芯”(達產達效將實現產能7200萬片/年,帶動就業超1000人),填補國內空白。目前已完成土地選址丈量、立項、概念性規劃編制等。
源城區工業園還抱團招商,與深圳大鵬新區合作共建河源鵬城科技生態園項目,并與深圳眼鏡行業協會多次洽談,該行業協會有意向將“產業鏈”轉移源城。這些項目將為源城區今后融入大灣區的征程增添新籌碼,也將為源城區的跨越發展增添新動能。
“軟”“硬”并重打造新“洼地”
企業引進來了,并不是撒手不管了。園區要發展,關鍵是提升營商“軟環境”,筑牢高質量發展“硬支撐”。為此,源城區工業園抓住中心城區發展工業的主戰場優勢,積極打造好投資創業環境,堅持“軟環境”與“硬支撐”提升并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如今,一大批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無一不在于源城區工業園著力打造低成本、好服務、高回報的投資“洼地”,致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源城區工業園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親商、安商、富商”服務意識,如加大對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支持,出臺相關政策文件,為民營經濟尤其是民營工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并爭取資金扶持企業發展。2019年以來,源城區工業園協助12家企業(耐寶、宏達機械、理想彩印、泰記、英廣、添輝、豐葉、誠展、湧嘉、皓勤、創新威環保、共創投資)獲得2018年深圳對口幫扶產業園區項目貸款貼息資金217.9135萬元;協助貝仕達克獲得2019年度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財政扶持資金300萬元。
為提升園區硬件服務,源城區工業園還加大建設資金投入,三期擴園工程累計投入1.3億元,加快完善三期擴園各項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5條市政道路已基本可以通行,2019年,投入5300萬元資金,完成擴園約0.5平方公里,目前園區內建有污水處理廠、企業服務中心、公共服務中心、勞動培訓中心、科技孵化器、人才驛站、創業孵化基地、商住樓盤、綜合市場、公共汽車站、銀行網點、文化廣場、派出所、東暉實驗學校等較為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除此之外,源城區工業園還完善科技孵化器、創業孵化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創建技術中心、工程研發中心,每年協助企業獲得數十項發明專利、實用型專利等,目前科技孵化器已進駐120個項目、創業孵化基地進駐55個項目。
活力四射邁向新征程
大潮奔涌逐浪高,奮楫揚帆風正勁。展望未來,豪情滿懷,2020年,源城區工業園將繼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推動園區的經濟運行、產業發展、配套建設、招商引資、擴能增效等重點工作,完善管理模式,優化服務功能,致力于創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打造活力工業小鎮。
2020年源城區工業園經濟發展目標為計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規模以上工業稅收增速10%,固定資產投資23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0億元)。工業園項目建設將再發力,繼續推進保稅倉工程建設。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建設工作,爭取2020年竣工和投入使用。還將加快鵬城科技生態園的項目建設。根據項目計劃進度,力促推動項目地勘和道路的設計與施工,計劃建成集辦公樓、研發廠房、住宅及商業配套于一體的城市地標。
不單單如此,2020年,源城區工業園還將進一步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計劃投入6000萬元建設資金,持續推進三期擴園6條市政道路工程;場地平整25萬平方米;土石方挖運95萬立方米;完成1600米市政道路(豐葉大道、縱二路北段、鐵路西路北段),并加快推進三期擴園工程新增項目(龍嶺大道南1030項目)、嶺西二路及龍嶺市場零星工程、污水廠高壓線遷移工程、綜合性研發樓(源城區工業園三期寶豪科技園),還將計劃開展鵬城科技生態園和黃岡實驗中學周邊配套市政道路工程。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