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加碼樓市調控“一天一策” 強力“輸出”緩解樓市躁動
平均一天發布一條房地產調控政策信息,這是今年以來中國樓市的現狀。一邊向投資客說“不”,抑制樓市投資投機需求;一邊提出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多種信號預示著,各種細節性長效機制正在建立,中國房地產市場將跨入新的發展階段。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樓市調控政策發布數量已經超過140條,單月數量超過40條,平均每天1.3條。據記者觀察,在“房住不炒”總基調下,這些政策核心聚焦在嚴查經營貸等違規資金流入、人才落戶、土地供應、整頓中介等方面。
精準調控重在“聯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于前不久約談的廣州、合肥、寧波、東莞、南通5個城市,均為近期市場熱度較高、房價漲幅或地價漲幅較高的城市,市場情緒和預期明顯不穩。
“與前幾個月政府‘督導’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工作不同,此次‘約談’疊加兩個‘切實’(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扛起城市主體責任)。”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向記者表示,從約談內容來看,中央更加注重各地調控政策效果的評估,強調增強調控針對性、時效性,出臺更加精準的政策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此次住建部約談廣州、東莞等5個城市的背后,是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投機炒作抬頭,房價上漲預期較強。這幾個城市雖然此前都出臺了調控政策,但力度較輕,針對性、時效性不強。”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記者表示,上述幾個城市作為都市圈核心城市,普遍問題是人口持續流入,但目前的調控政策沒有將房地產與人口、就業、教育、土地、規劃、供應結構等多重因素協同考慮,造成政策碎片化。
陳文靜向記者表示,未來政策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跟進:人口、土地與住房聯動機制的完善;調控政策與人口落戶、義務教育等的統籌協調;二手房交易管理的強化等。
租賃房“保障”青年居住
“政策要求是要人、房、地掛鉤,人口凈流入的城市要增加土地供應,主要是為了解決有些地方住房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向記者表示,保障性住房和土地供應要與人口數量變化聯動起來。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南寧等6個城市相關人士參加了近日召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座談會。倪虹在座談會上強調,人口流入多、房價較高的城市,要科學確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和政策措施,落實年度建設計劃,由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積極利用集體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和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堅持小戶型、低租金,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
多種信號表明,只要政策保障好,租房也能提高居住品質。保障性租賃住房、長租房、共有產權房,都是降低青年人買房負擔的方式,也是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藥方之一。
二手房市場強化“管理”
眾所周知,二手房市場流動情況通常是開發商判斷布局新房市場的風向標之一。此前的調控多聚焦在新房領域,二手房市場似乎沒有諸多限制和引導,但今年以來的調控明顯不同,已進入嚴控中介模式。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特別是最近一個月內,全國超過15個城市發布了針對二手房中介、二手房業主限價的政策和通知。比如,杭州、東莞,深圳等城市發布了二手房限價政策;無錫、成都、廣州、合肥、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在最近針對二手房違規報價、哄抬物價等發布了相關通知與政策。
“對一線、二線城市來說,二手房市場已經占據了市場的主體地位,特別是一線城市,二手房市場占據了市場成交量的80%以上。”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記者表示,相比新建住宅的價格管控,過去對二手房價格的管控是市場空白點,從深圳等城市開始,最近已經有超過9個城市針對中介、二手房業主等開啟定價管控。
張大偉進一步稱,從市場趨勢看,這一輪二手房價格管控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新事物,深圳二手小區成交參考價的發布為各城市提供了“范本”,預計全國一線、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管控將成為趨勢。
據證券日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