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兩會”部署七項工作任務,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通訊員 邱勁澤 近日,政協第八屆東源縣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和東源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勝利閉幕。記者了解到,今年,東源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當好“示范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的主力軍,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回顧過去東源發展跑出“加速度”
“十三五”時期,東源累計投入園區建設資金11億元,新擴園2.2平方公里;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5年累計招引項目83個、投產項目61個。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89.12億元預計增加到2020年的138.49億元。
2020年,東源培訓“粵菜師傅”612人、家政服務人員782人、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11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出臺“暖企12條”“支持商貿服務業10條”等援企穩崗措施,協助企業獲得上級專項扶持資金7500多萬元,新增減稅規模1.27億元,“六穩”“六保”扎實有效。
展望未來主動作為抓落實
“十四五”時期東源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建設取得顯著成果,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展望2035年,東源縣將在粵東西北率先振興,實現經濟強縣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東源將重點抓好七個方面工作:持續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融深”“融灣”步伐;持續擴大南部都市經濟組團,加快建設河源濱江新城;持續做實北部現代農業組團,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做強東部資源經濟組團,加快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持續做優西部生態旅游組團,加快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持續加強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持續強化擔當作為,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加快“融深”“融灣”步伐方面,東源將強化基礎設施“硬聯通”,對標提升營商“軟環境”,全面暢通供需“雙循環”,厚筑創新發展“動力源”,搶抓“雙區”建設這一重大歷史性機遇,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持續加強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方面,東源將從完善保障體系、堅持教育優先、建設健康東源、繁榮文體事業、強化社會治理等方面入手,落實各項就業、招工扶持政策,縱深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3項工程,著力解決勞動者“就業難”和企業“用工難”問題;鞏固提升“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創建成果,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用更加開放的思維補齊民生短板,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