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綠水 未來可期 我市傾力打造百億級水產業集群,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近日,在河源國家高新區的驕來健康飲品(河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驕來飲品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有條不紊地操作儀器設備,經過沙濾、炭濾、精濾、反滲透、加氫、灌裝、封口等近10道工藝流程,不斷有罐裝富氫水從生產線進入倉庫。
驕來飲品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業生產罐裝富氫飲用水的科技企業,近年來,該公司創新產品,抓住市場需求,迎來發展機遇,實現快速發展,是河源百億級水產業集群中的一員。
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依托優質水資源,加快培育打造百億級水產業集群。目前,我市已經引進了農夫山泉、華潤怡寶、今麥郎、碧優選、驕來飲品等一批知名水企業,基于“水”產業的食品飲料年總產值已超36億元。同時,我市啟動建設規劃面積8.3平方公里的水產業園,水產業規劃、水產業園國土與空間規劃和水產業扶持政策順勢出爐,元氣森林等重點水產業項目正在招引,發展水產業前景廣闊。
除得天獨厚的優質生態資源、交通區位優勢之外,河源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做好河源“水文章”,著力推動水資源生態價值轉化,為食品飲料及水產業的蓬勃發展鋪就了一條坦途。
驕來飲品是河源百億級水產業集群中的一員。
專注富氫水守護大健康
“哇,還有氣泡‘跑’出來,真有趣!”記者在驕來飲品公司總經理馬佩溫的介紹下,打開了該公司的富氫飲用水,該產品神奇的魔力讓記者不禁感嘆。
據悉,驕來飲品公司總部位于深圳,是一家專業生產罐裝富氫飲用水的科技型企業。公司采用純物理納米氣泡技術,每天能生產36萬罐富氫飲用水,產品主要銷往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馬佩溫介紹,公司從2015年開始研究富氫水,富氫水是一個新型產品,水中含有氫氣,氫氣具有抗氧化的特點。目前國內從事富氫水生產的企業越來越多,驕來飲品公司是較早從事富氫水產品研發和生產的公司之一。
驕來飲品公司在富氫水的生產及設備制造方面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團隊成員從2003年開始從事電解水和納米技術的研究開發,電解槽技術和納米氣泡技術處于全國領先地位,2015年,公司開始易拉罐裝富氫水生產線的設計開發。2019年,驕來健康飲品落戶河源國家高新區,建成年產1億罐富氫水的灌裝生產基地。
馬佩溫表示,公司選擇落戶河源國家高新區,一方面考慮生產的原因,河源這邊有水質優良的萬綠湖,水資源豐富,水環境優越。另一方面考慮市場原因,河源毗鄰大灣區,交通便捷,同時深河兩地合作密切,招商條件優惠,對初創企業的助推作用明顯。“2022年目標生產1500萬罐,為保持水產品質量,每隔一小時對當批次產品進行隨機抽調檢測,以保證水產品質量。”馬佩溫說。
傾力打造百億級水產業集群
近年來,我市先后印發《河源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行動方案》《河源市推進“水系”“水運”“水能”“水資源”“水產業”“水環境”工作實施方案》《做活河源水文章工作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推動水資源生態價值轉化,做強做大食品飲料及水產業。
河源是廣東省的生態發展區和東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水資源優勢是河源最大的自然稟賦和生態特征,也是支撐產業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性經濟資源,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支持河源發展水經濟產業。歷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做好河源“水文章”。
水經濟產業園是河源市水經濟產業發展的主平臺。市第八次黨代會在謀劃部署“五大產業”、“產業興市”行動、打造百億級水經濟產業集群中,對河源國家高新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河源國家高新區依托水資源優勢,正合力打造水經濟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農夫山泉、今麥郎飲品、正能量等水經濟產業企業50多家,2021年實現產值47.5億元。2022年預計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食品飲料及水經濟企業25個以上,投資總額240億元以上,實現總產值250億元以上,稅收25億元以上。力爭五年內引進15家企業以上,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稅收10億元以上。
破解“水密碼”,做好河源“水文章”,河源國家高新區聚力聚焦產業集群打造攻堅,發揮百億級水經濟產業集群中體現主陣地擔當、作出主體貢獻,當好“產業興市”行動的主力軍,打造百億級水經濟產業集群。水經濟產業園是全市水經濟產業發展的主平臺。河源國家高新區將加快水經濟產業園一期建設,提高土地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加快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設施,積極創建全國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示范區。力促農夫山泉、今麥郎面品、百家鮮、飯飯得食品等項目增資擴產;推動農夫山泉三期、今麥郎飲品、百家鮮二期等項目建設;建立食品飲料及水經濟產業招商地圖和招商目標企業庫,重點對接達利園、維他奶、紅牛、紫泉等知名企業,盡快在項目引進上取得重大突破。爭取2022年食品飲料和水經濟產業產值比上年增加10億元以上、年產值超60億元,增長20%以上,爭取引進行業知名企業5家以上。
河源綠水,未來可期,年輕的河源正走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正確道路上。
本報記者 曹志成 高雅 通訊員 余麗嫚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