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企服務有溫度 產業發展有速度 源城區建立全方位服務體系,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干凈明亮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智能化生產線有序運行,工人們在各自的工位上熟練地操作設備,車間里呈現一派繁忙景象。這是河源市聯騰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騰實業)生產車間的生產現場。
聯騰實業坐落于源城區龍嶺工業園內,致力于智慧顯示設備研究與應用及促進全球智慧城市建設,自2018年底正式投入運營后,當年產值實現正增長,為源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而這只是源城區大力發展產業的縮影之一。近年來,源城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加快夯實產業園區發展平臺,使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產業發展成效顯著。
聯騰實業生產車間工人正加緊趕制訂單。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園區吸引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自建園起,源城區工業園累計投入開發建設資金約40億元,建有企業服務中心、公共服務中心、人才驛站、創業孵化基地、商住樓盤、學校等較為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
目前,工業園正在積極興建市政道路工程,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及大力推進河源鵬城科技生態園項目和源城區工業園廠房及綜合樓項目建設,為入園企業打造更為完善優質的發展環境,著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最開始是有合作關系的公司向我們推薦了河源,經過多方考察后,最終把企業落戶在了源城區工業園。”聯騰實業副總裁李靜告訴記者,源城區工業園招商引資的條件優越,河源本土文化包容性也比較強,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地理位置相對優越,能節約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運輸成本。
2016年10月12日,聯騰實業在河源市源城區注冊成立。聯騰·智慧產業園區一期工程于2018年11月順利完工,2018年12月全部投產使用,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0018萬元人民幣,2022年聯騰實業預計年產值可達6億元人民幣以上。
建立健全服務體系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政府服務更“走心”,企業發展有信心。為護航園區內企業高質量發展,源城區工業園建立了掛鉤服務聯系企業制度,形成了“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服務機制,扎實開展提升服務企業能力“10個一”專項行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暖企”“助企”行動。2022年春節期間,源城區工業園籌集資金,為3000多名留守的外來務工人員準備了慰問禮包,把新春問候和祝福及時送到留守的外來務工人員心中,驅散了疫情帶來的陰霾,讓留在源城的外來務工人員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節日的喜慶。
“就一天的時間,我們就收到通知可以復工復產了。”李靜回憶,2020年,公司受疫情影響停產,2月8日當天工業園管委會派人到工廠進行防疫檢查,幫助企業準備申請復工復產的資料,并送到相關部門進行審批,2月10日上午公司就收到了可以復工復產的通知。公司成立以來,源城區各職能部門、源城區工業園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時向企業傳遞政府相關補貼信息,在符合政策條件的情況下,第一時間對企業進行政策輔導,協助上報資料,積極幫助企業申請補貼。“在辦理事務過程中,各級部門非常積極配合,辦事效率特別高。”李靜特別提到,有一次,一位韓國客戶需要到公司進行前期的樣品確樣,由于是海外客戶需要辦理商務簽,各級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協調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協助公司辦理相關手續,用極快的速度成功獲批了商務簽。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圍繞園區提質、企業發展所需,工業園還推出了“企業辦事不出園”行動計劃。根據該行動計劃,工業園組織工作人員前往源城區行政服務中心接受業務培訓,在工業園區內設置綜合業務受理窗口,將受理事項、審批事項等服務前移。目前,企業服務中心已配備8名服務人員,綜合業務窗口正處于施工階段,待窗口正式開通,可為入園企業提供項目建設行政審批領辦代辦“一站式”全程服務,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園”“園區事園區辦”。同時,源城正在制定《源城區服務工業投資項目高質量發展首席服務員制度》,以區領導作為工業投資項目首席服務員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從項目謀劃、對接、洽談、簽約、立項、土地、開工等全流程全方位幫辦代辦服務,全力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積極做好人才培育增添企業發展新動力
產品的創新和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創新離不開高端技術人才。聯騰實業致力于智能商顯一站式研發制造服務,在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建廠初期,就從各個行業吸引人才加盟。”李靜表示,在人才培育方面,今年公司在和一些高校合作,旨在吸引更多應屆畢業生加入,從基層慢慢進行培養。
近年來,源城區積極實施人才強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引進力度,先后建立了科技孵化器、創業孵化基地、人才驛站等引才引智平臺,著力打好柔性引才“組合拳”。目前,工業園企業服務中心的博士工作站已有45名博士。接下來,源城區工業園將充分發揮人才驛站柔性引才作用,與廣東工業大學共建廣東省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和廣東省博士工作站,依托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引進廣東工業大學的智能制造團隊,為人才培育提供良好平臺。同時,加快建立源城區人才需求信息庫,精準摸查源城區重點人才資源現狀,及時發布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人才需求情況和人才政策,促進人才供需雙方信息互通、雙向對接、精準對接。
本報記者 謝夢君 林琳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