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為農業插上翅膀 我市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或再添新成員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伍文彬 7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第八批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名單,全省有15家農業科技園區入選,我市連平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和平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榜上有名。至此,到2022年底,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有望達到6家。其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家,即燈塔盆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蔬菜種植是源城區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的重要產業
記者了解到,此次入選建設名單的連平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鷹嘴蜜桃的主產區。連平作為全省鷹嘴蜜桃的主產區,2021年種植面積約6.2萬畝,總產量達4.5萬噸,產值達6億元。主栽區主要分布在上坪鎮、陂頭鎮、元善鎮和內莞鎮四個鎮。園區通過建設培育集聚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組建了各級別的科技團隊7個、科技創新平臺9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10個。
和平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則以獼猴桃為主導產業,以獼猴桃綠色標準化種植、農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電商、科普文化教育與農業旅游康養為主要建設內容。園區內獼猴桃種植面積萬余畝,園區內獼猴桃種植及加工產品年銷售額已達1.8億元。項目完成后,可帶動園區內及周邊農業企業和農民群眾發展特色水果種植、加工和鄉村旅游年增收約1.5億元。園區內農業企業建立了“企業+基地+農戶”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資源整合、技術支持和示范推廣,帶動農戶規模化種植高產優質獼猴桃等特色水果。園區還計劃逐年擴展獼猴桃、廣東蜜桃、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種植,使獼猴桃種植面積增加到2萬畝以上,建成萬畝以上獼猴桃標準化綠色種植基地、百畝七彩油菜花觀賞基地、客俗農耕文化教育及農業科普示范基地。
市科技局積極圍繞我市重點培育發展的茶葉、蔬菜、水果等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積極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建設重大農業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引導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在園區落地轉化等,助推我市農業科技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市源城區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蔬菜)、紫金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茶葉)、東源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板栗)等3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效喜人。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源城區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自2019年獲批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以來,科技園區發展迅速,新增種植蔬菜瓜果總面積達13500畝,新增設施大棚100畝,蔬菜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2021年,園區產值達2.6億元。紫金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通過實施科技創新戰略,茶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目前,紫金縣茶葉種植面積6.6萬畝,2022年榮獲“中國蟬茶之鄉”稱號。2021年,園區產值達14億元。東源縣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則通過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以及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通過科技助推板栗產業化發展。目前,東源全縣板栗種植面積達22萬畝,掛果面積17萬畝,年產板栗1.5萬噸。2021年,園區產值超3億元。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