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如何科學備藥用藥? 市人民醫院醫生支招教你安全用藥
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大家心里最擔憂的是家里的老人、小孩以及有基礎疾病的親人“陽了”怎么辦?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感染后能自己用藥嗎?除了連花清瘟、布洛芬等藥品外,市民還可以選擇哪些替代藥……帶著市民關心的用藥問題,18日,記者來到市人民醫院,采訪了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學科帶頭人羅少華。
高危人群感染了新冠該如何用藥?
“大于65歲的老年人、有心腦血管疾病(含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缺陷等人群都屬于高危人群。”羅少華介紹,而對于兒童具有呼吸頻率增快、精神反應差、嗜睡、凝視、腹瀉、脫水癥狀及有基礎疾病、免疫缺陷或低下和新生兒應警惕病情惡化。
“發熱一般在38.5℃以下,提倡物理降溫,如冰敷、擦浴、貼退熱貼等,超過38.5℃,再用藥物降溫,常用解熱鎮痛消炎藥有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尼美舒利、依托考昔、安乃近、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羅少華建議,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未控制的哮喘、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病、肺部腫瘤等呼吸疾病的病人,如果合并新冠感染,需密切觀察,如果癥狀加重,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在兒童用藥方面,對于6個月以上的小孩,可以選擇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退燒藥;2個月到6個月之間的小孩不適合用布洛芬,建議選擇對乙酰氨基酚;不建議兩種退燒藥交替或同時服用,以免增加孩子的肝腎負擔,造成不良反應;2個月以內的嬰兒不推薦常規使用退燒藥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等措施并及時就診。
市民如何科學備藥?
日前,《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藥目錄(第一版)》發布,涵蓋108個中西藥產品,不少市民對照著藥品目錄進行購買,有部分市民甚至出現了囤積藥品的現象。
“購買藥品注意不要盲目跟風,相同藥理作用的藥品購買1種即可,如解熱鎮痛藥+止咳藥+化痰藥,平時腸胃不好的可以備一些胃藥。”羅少華說,俗稱的感冒藥為復方制劑,通常含有解熱鎮痛藥物,不能同時服用與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藥、解熱鎮痛藥物,不然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常見的感冒藥有日夜百服嚀、白加黑、康泰克、阿咖酚散等。
市民感染新冠后,對癥治療用藥即可。“有發燒癥狀的,服用一種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咳嗽癥狀的服用止咳藥如右美沙芬、福爾可定、復方甘草口服液、肺力咳等其中一種;有咳痰且痰不易咳出,服用氨溴索、桉檸蒎、乙酰半胱氨酸等化痰藥。”
羅少華介紹,除連花清瘟、布洛芬等緊俏藥品外,市民可對癥選擇其他替代藥品,盲目大量囤藥完全沒有必要。
本報記者 謝夢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