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訪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志鋒
河源是林業大市,森林資源豐富,是廣東省重要生態屏障和粵港重要飲用水源區,也是華南地區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和油茶產業重點發展區。一直以來,我市林業系統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動河源林業生態在高水平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提供了堅實的生態支撐。
立足新的發展階段,今年,我市林業系統將如何從國土綠化、森林資源管護、綠色富農產業等方面發力,進一步提升河源林業生態質量?近日,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志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市林業系統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錨定建設“示范區”“排頭兵”目標任務,堅持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全面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市林業局將加強市區園林綠化和公園廣場管理。本報記者 曹志成 攝
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工作力爭完成桉樹林改造任務12.5萬畝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河源這片土地上,掀起了一股植綠護綠的熱潮,大家紛紛走出家門,拿起手中的工具,合力栽下一棵棵樹苗,為河源大地再添一片新綠。“我們將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引領,搶抓春季造林的有利時機,全面推進國土綠化、生態修復、鄉村綠化美化等工作。”何志鋒說,2022年我市林業系統計劃完成高質量水源林建設7萬畝,森林撫育13.5萬畝,建設綠化美化鄉村54個。
國家園林城市彰顯著城市特色和文化品味。為進一步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何志鋒表示,市林業局將加強市區園林綠化和公園廣場管理,嚴格實施綠線管制制度,按時間節點完成2022年市區時花種植工作,加快推進市區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場建設,全力做好國家園林城市復查工作。同時,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按照“一樹一檔”要求,建立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制作并懸掛古樹名木保護牌,及時搶救復壯健康狀況較差的古樹名木,嚴厲打擊破壞古樹名木和違法遷移古樹行為,保護古樹名木安全。
在桉樹林改造工作上,市林業局將統籌中央造林補助和省級涉農資金,把桉樹林采伐跡地納入高質量水源林建設,推進桉樹林采伐跡地更新造林;并根據各地意愿,爭取將我市部分縣區納入先造后補改革試點范圍,解決桉樹林采伐后改造難的問題。今年,我市計劃完成桉樹林改造任務12.5萬畝。
以推行“林長制”為抓手提升森林資源管護水平
近年來,市林業局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管護,積極開展“天網行動”“利劍行動”等系列專項行政執法行動,及時查處盜砍濫伐林木、亂征濫用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涉林違法案件,我市林業生態質量有了明顯提升,自然保護區野生物種多樣性逐步豐富,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加強。
為進一步做好森林管護工作,筑牢生態防線,何志鋒表示,接下來,市林業局一方面將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建立“一長兩員”(村級林長、基層監督員、護林員)管護機制,加快完成2022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工作,嚴格林地林木審核審批;另一方面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完成劃定天然林重點保護區域50萬畝;其次,加強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地保護管理,加大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推動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做好轄區內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長效管理機制。
此外,市林業局還將從責任落實、宣傳教育、火源管控等方面加強森林防火常態化管理,進一步落實《河源市強化森林防火機制的工作方案》的各項細則措施,把森林防火工作壓力傳導至基層“最后一公里”,全力抓好森林火災預防工作。同時,加快推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和松材線蟲病疫木執法力度,開展林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計劃實施松材線蟲病防治面積116.99萬畝,其中防治示范項目約15萬畝。
助推鄉村振興積極發展綠色富農產業
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市林業局不斷推進林業產業的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工作,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經營模式,探索“生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新模式,培育出一批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使我市的林下經濟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而油茶產業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產業之一。
我市栽培油茶歷史悠久,現約有85.37萬畝油茶,約占全省油茶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近年來,市林業局圍繞“擴規模、重培育、創品牌、增效益”的總體思路,大力推動油茶種植和實施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全面提升油茶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水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的油茶種植、加工及延伸產品體系,打造出了“萬綠大地”“綠優原生”等知名茶油品牌。
何志鋒表示,2022年,市林業局將認真貫徹落實今年全省油茶產業大會精神,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今年完成我市實施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面積3萬畝;2022年省林業局下達我市油茶新造林任務10.58萬畝。全面落實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責任,完成2022年省林業局下達我市食用林產品300批次的抽檢任務。因地制宜大力推動林下種植,適度發展林下養殖,提升林下經濟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能力,爭取扶持和建設一批森林旅游特色線路和森林康養基地,申報一批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和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助推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曾少勁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